最近到河南周口、駐馬店轉了一圈,發現去年一條街上有10多家農資店,今年再看就只剩三四家了,而且昨天公眾號后臺也有朋友留言反饋說,現在倒閉的農資店越來越多了,尤其是一些傳統夫妻農資店。
據分析目前倒閉的農資店有兩種:
第一種是:看到別人做農資挺賺錢的,自己也跟著開了一家,但發現進入農資行業2-3年一直找到不到感覺,對做農資也沒什么想法,不知道種植戶真正的需求,更不懂得怎么選產品做活動,慢慢地客戶越來越少,掙不到錢自然也就關門了。
第二種是:干了二三十年的老農資人,年齡大了,不管是思想還是經營模式都已經跟不上了,自己也沒心境去跟其他新農資人競爭了,再加上自己的孩子不愿意接手干這一行或者已經考上大學到城市里生活了,無人繼承,門店也就關了。
對于沒有關門的農資店,且能干的風生水起的零售商,他們是這樣的:
1
本身實力就強,又不斷在吞噬周圍市場
不被市場淘汰的農資零售商都是優秀的,是能適應市場發展的,而在這群優秀的農資零售商里面,又有20%的人不管是客戶數量還是農資店規模,都超過了大部分零售商。
那超過大部分零售商的人,他們這兩年在合作廠家和新媒體的共同加持下,給作物做全程方案,引入大單品,下地做技術指導發視頻引流等等,慢慢地就把周圍其他零售商的市場給搶走了,然后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實力越來越強。
2
會經常搞活動,拉動門店銷量
農資生意做的好的零售商,他們是會為種植戶提供情緒價值的,而為種植戶提供價值的方式就是經常在門店搞一些優惠活動,產品打打折,給種植戶送送盆、桶、毛巾、遮陽帽這些。
看到這里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開農資店就是為種植戶解決問題的,自己不愿意搞這些花里胡哨的事情,只要自己有技術,有理想,為農思,為農干,總會有出頭之日!
其實這樣想也沒錯,但現在競爭這么激烈,如果能做一些活動讓店里熱鬧熱鬧,拉動種植戶讓他們到你這買到農資,看到你給他們帶來的價值和優惠,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經營方式!
3
能跟上行業發展,且能迅速轉型
現在的農資市場變化很快,基本上一兩年就得升級轉型一次,而有些零售商是可以迅速感知行業變化的,能迅速跟上步伐。
比如,我們到河南濮陽、山西長治、四川綿陽走訪,都能看到一些對市場非常敏銳的零售商,他們能比普通農資店提前升級轉型,能跑在農資零售的最前端,所以他們能一直在這個行業生存。
今年你周圍農資店生意怎么樣?有沒有關門的情況?可以在下方留言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