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資分銷主要是靠縣級代理商(簡稱縣代)完成,他們是各廠家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但是,牛極一時的縣代開始走下坡路了,未來一段時間,若不能及時轉型,最危險的當屬這個群體。為什么呢?且看下文分析:
1、有錢人越來越多了
供銷社改制改出了第一批縣代,這個“公務員下海”的群體,具有最原始的資本和客戶積累,您兜里的那筆錢成為廠家圍著您打轉轉的重要原因之一。反觀現在,你們縣里能夠大幾十萬現款進貨的零售店比比皆是吧。種植戶,不差錢;零售店,忙擦拳。兜里有錢難免就不想讓人管呀,有錢人向來都是這么任性!
2、農技普及越來越廣
醫藥代表現在有個代名詞,叫“吸血鬼”,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西方醫療技術在中國大醫院的推廣普及,很多是靠“醫藥代表+跨國公司”來完成的。農資亦同理,中國第一代零售店也大都是老百姓出身,技術方面白紙一張,但是零售店的農技普及不是靠國家機器——各級農技推廣站來實現的,大多數也是通過“縣級代理商+農資廠家”的模式來完成的。
農業技術的基層普及這方面,縣代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市場對縣代的饋贈就是讓縣代“輕松”的掙了20多年的錢。但是20多年時間,也讓零售店或其他種植主體基本普及了基本的農技知識,兜里有錢了,腦袋里有技術了,縣代對他們來講價值也就進一步降低了。
3、產品越來越合格
早些年,廠家和縣代簽訂代理合同的時候,往往都會加上一條:“乙方負責處理其經銷區域內各級工商、行政、稅務、技術監督及交通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工作...”。是的,這是舊時代的產物。時至今日,敢于簽訂合同、公共賬號打款、開具發票、抽查出問題廠家全部負責的廠家越來越多,這是農資行業的整體進步。盡管市場上假冒偽劣依然嚴峻,但不能以發展中的問題來否定發展本身,大量行業有識之士推動行業進步的事實不可否認的。
4、物流配送觸角延伸到鄉鎮
舉個例子,河南省農化行業都熟悉的一個物流---河南方圓物流。方圓物流在河南省(含部分河南周邊)擁有234個物流點,按照一個物流點可以至少輻射東西南北四個鄉鎮測算,234個物流點就可以輻射1100余個鄉鎮,假定每個鄉鎮銷售10萬元,就是1.2億元的銷售額。何況,河南主流還有金象、宇鑫、豪翔等等一大批物流,烏央烏央來勢洶洶。可以說這些物流公司鄉鎮的網點布到哪里,對縣級代理的威脅就延伸到哪里,縣代的物流配送優勢也被一步一步的弱化。
傳統優勢逐漸喪失、零售店要造反、廠商關系的裂痕、電商的攪局及管理水平的滯后,如果不作出改變和調整,這幾個方面決定未來幾年縣代的日子會越來越艱難。古人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距離三十年的日子也不遠了,農資縣級經銷商們是時候考慮自己的第二個階段了。(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