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近期推薦了《史玉柱自述:我的營銷心得》。他的推薦語是,玉柱的自述有兩個特點:一是真情實感,毫無矯揉造作;二是一邊打仗,一邊總結出來的。不是從商學院躉來賣的。也就是說,玉柱是寫菜譜的人,而不是只會按菜譜做菜的廚子。玉柱這個廚子能寫出這樣好的菜譜,有兩條很值得學習:一是把事情研究深、研究透,而不是淺嘗輒止(這書里的內容已看出來了),二是打了敗仗、犯了錯誤,敢于脫褲子割尾巴,不怕丑。這才真能總結出東西來。
正如柳傳志所說,史玉柱是“一邊打仗一邊總結出來的,不是從商學院躉來賣的”。本文從《史玉柱自述:我的營銷心得》中,總結出史玉柱企業管理的10大心得,以饗讀者。
史玉柱
1、一把手抓細節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戰術其實說的就是細節。
為什么一把手要抓細節呢?
第一,細節太重要了,尤其是關鍵環節的細節。一把手抓細節,可以有效地減少項目所承擔的風險。第二,模范帶頭作用。如果一把手馬大哈,下面的人也會和你一樣,那這個項目就完了。一把手要抓細節,能讓細節為王落實到行動中來。
回顧我20年的下海生涯,也有上坡和下坡。恰恰這20年里有三個時期我是抓細節,自己親自干的。
第一次是1989年,沒錢沒人,公司產品100%的代碼都是我自己寫的,所有的廣告都是我自己寫的,每個標點,每個字,每個設計都是我干的。
到1992年,公司已經有了十幾個研發人員,公司的產品六成的代碼還是我自己寫的。為了提高效率,凡是使用效率高的,重要的都加入統計,全部使用匯編來寫。這個階段,我們公司從零到了幾百人的規模。
1997年,我們公司失敗了,我又放下了架子。每個廣告文案全部我自己寫,管理手冊全自己寫。所有分公司直接向我匯報工作。全體員工沒有經過我的腦白金產品測試不能上崗。包括跑市場,70多個城市,跑終端,沒有上萬,但絕對不低于5000,那時至少3年的時間就是抓細節。
第三次就是我接手巨人網絡的時期。正因為我不懂網游,所以我才抓細節。我每天待游戲里的十幾個小時,就是在觀察細節,雖然我不能解決,但我可以觀察。
回顧這20多年的歷史,也只有這三個時期是上升的,其他時期要么是平穩,要么是小進步。
2、責任、權力、義務配套
我認為對干部的責任,他的權力,他的義務三者必須配套,少一個都不行。
我們過去有這種情況,有權力的沒有責任,有責任的沒有權力,也沒有利益這種現象。我們分公司的經理,開始的權力很大,后來覺得有問題,權力又限制得很小。比如說今天晚上請人家吃飯,晚上得發個傳真到總部批準,某種程度上和公司的關系不是很順,管理上仍有問題。
管理在有些地方要粗獷一些,主要是責權利的配套,有些細的地方不應該管理。過去管理上面面俱到,沒有重點,如果你看我們的管理制度,感覺還好。管理制度就有一尺厚,每個方面都有,財務的管理、營銷的管理、質量的管理等,十幾大冊,每個冊里面有分冊,包括統計報表怎么做都有,很細,但是管理出現問題的時候,你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