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感激您誠摯的邀請,但我無法做下列各項事情:撰寫論文或前言;替手稿或新書寫書評;參與審查小組或專題討論會;參加委員會或任何形式的會議;回答問卷調查,接受訪問;以及上電視或上廣播電臺。”
這段話是著名的管理大師德魯克為了專注于自己的管理寫作和教學而寫下的,每當有類似的邀請,他就給對方寄一張印著這段文字的明信片。
對于絕大多數創業者來說,恐怕沒法像德魯克那樣專心到如此程度,因為你要為產品和服務找到一個細分市場而東奔西跑,也要為找到展開新業務所需要的資源四處周旋,作為創始人,每一件事都是你的責任,生產、營銷、銷售、會計、稅務都在等著你做決策,你所有的時間都在工作,如果一個客戶半夜出了問題,你就是那個要爬起來處理的人,如果公司走下坡路,你就是那個獨自為失敗承擔責任的人。
也正因為責任如此重大,工作如此繁雜,創業者才更要學會自我管理,才不至于把自己變成新時代的“焦郁碌”——焦慮、郁悶、忙碌。
國內知名的領導力學者劉瀾將管理分為了五個維度:向下——管理下屬,向上——管理上司,水平——管理平級,向外——管理顧客、供應商等外部利益相關者,向內——管理自己。自我管理是這五個維度的起點,也是投入產出比最大的維度。
為了探尋創業者的自我管理之道,我們采訪了兩位經歷完全不同的創業者,一位是研華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何春盛,一位是深圳八爪網絡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李炯明。他們兩位,一位曾經有過在惠普十幾年的職業經理人生涯,后轉而創業;一位是在民營企業工作短時間后兩次創業。一位穩重儒雅,穿著樸素,愛騎單車,到北京出差自己坐地鐵;一位古靈精怪,愛看LadyGaga演唱會,愛刷微博,愛名車名表。他們創立的企業都在健康發展,研華已經有近30年,全球擁有約5000名員工,分支機構遍及22個國家,營業額約近9億美元,是工業電腦領域的隱形冠軍,現在正在物聯網智能應用領域做更大的拓展;李炯明創立的公司雖然還比較小,但是他10年前創辦的獵頭服務公司保持著30%的年增長率,現在每年有幾千萬元收入,如今他正在進行第二次創業,打造一個云招聘平臺,希望在這個細分領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