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純白無紅筋、無傷痕、無糖化、無光皮的大蒜頭(原則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種子大小是獲得高產的關鍵)。
2、播種溫度:
大蒜的播種溫度在3~5℃的條件下,經過10~15天就可發芽,但以15~20℃最適宜;大蒜幼苗能耐零下3~5℃的低溫,生長適溫14~20℃。幼苗主要靠種瓣供給養分;當養分被幼苗吸收利用后,蒜母開始干癟,此后幼苗開始靠根系吸收土壤養分,栽培上要有良好的水肥條件,以利幼苗健壯生長。南方在秋季9~10月播種,4~5月采收蒜薹,6月采收蒜頭;以青蒜為栽培目的時,可從7月份開始播種。
3、選地、整地:
土壤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適宜,避免連作;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細耕、耙平、耙實,沒有明顯坷垃,達到“齊、松、碎、凈”;根據水源確定畦的長短;
4、播種:
1)為促進發芽,可在播種前剝去蒜皮或在播種前把蒜瓣在水中浸泡1~2d,以利于水分的吸收、氣體的交換。此外,把蒜瓣放在0~4℃的低溫下處理1個月,可大大提早發芽。
2)播種方法:把蒜瓣插入土中,而微露尖端,不宜過深。
3)播種密度和播種量:
收獲蒜頭為栽培目的時,株行距為15~20cm×10~13cm左右;每hm2播種量750~2000kg;
以收青蒜為栽培目的時,播種較密,行距12cm×4~7cm。
5、施肥、除草:
大蒜的根系分布很淺,吸水能力弱,在營養生長期間,應繼續不斷地滿足它對水肥的要求。綠色食品大蒜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配方施少量的化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
1)施足低肥;
2)追肥:當苗出土3~6cm時,要開始施追肥,以氮肥為主。應澆施稀薄的糞尿提苗,隔5~7天追一次,連追3次。苗高達到20厘米左右時,加大追肥量,在青蒜生長期間,從8~9月到11~12月,要追肥2~3次,促進地上部的生長。
3)以收蒜頭為栽培目的時,除在幼苗期施追肥外,于越冬前再施1次追肥。到第二年春暖后,是大蒜植株生長的旺盛期,要施1次重肥。蒜頭開始膨大后,不宜施肥過多、過濃,以免引起鱗莖腐爛。
4)中耕除草:當苗高10~15cm時,中耕可以深些;而當苗高30cm以上,中耕要淺些。一般中耕澆水都結合施肥。但到了第二年4~5月間,鱗莖已經開始膨大,那時雨水多,應注意排水,不然容易引起蒜瓣開散。如果施氮肥過多,新生的蒜瓣幼芽,有再度生葉的可能,從而影響蒜頭的品質及貯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