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崗香707(原名崗香優707)
審定編號:滇審稻2008001號
申請單位:四川金堂蓮花農科所、四川農大水稻研究所
選育單位:四川金堂蓮花農科所、四川農大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四川金堂蓮花農科所、四川農大水稻研究所2001年用不育系崗香1A與恢復系蜀恢707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1天,株高109.2厘米,田間長勢繁茂整齊,不包莖,葉色濃綠,葉姿挺直,不早衰,后期轉色一般,葉鞘、葉緣、穎尖均為紫色,穗總粒數141粒,穗實粒數116粒,結實率81.5%,千粒重31.0克,有效穗18.0萬/畝,成穗率63.8%,落粒性適中。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糙米率81.2%,精米率72.8%,整精米率60.1%,堊白粒率48%,堊白度4.8%,直鏈淀粉含量22.1%,膠稠度50mm,粒長7.3mm,長寬比為3.0,透明度1級,堿消值5級,水份11.0%,香米。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云南省秈型雜交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25.4千克,比對照增產8.8%,增產點次率78.57%;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8.84千克,比對照增產12.99%。
適宜區域:適宜在我省南部海拔1400米以下的秈稻區種植。
二、文富7號
審定編號:滇審稻2008002號
申請單位:文山州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文山州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文山州農科所2002年用宜香1A與自育恢復系文恢206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49天,株高110.5厘米,株型緊湊,葉色淺綠,穗總粒數127粒,穗實粒數94粒,結實率73.3%,千粒重32.0克,有效穗19.0萬/畝,成穗率66.2%,落粒性適中。接種鑒定中感稻瘟病。品質檢測:糙米率81.7%,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5.9%,堊白粒率9%,堊白度0.9,直鏈淀粉17.5%,膠稠度82mm,粒長7.3mm,長寬比3.3,透明度1,堿消值6級,香米,綜合評定國優1級。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云南省秈型雜交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80.0千克,比對照增產0.9%,增產點次率71.43%;生產示范平均畝產666.9千克
適宜區域:適宜在我省南部海拔1400米以下的秈稻區種植。
三、II優629
審定編號:滇審稻2008003號
申請單位: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選育單位:中國種子集團公司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中國種子集團公司三亞分公司2001年在三亞用不育系II-32A與自育恢復系中種恢629進行雜交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1天,株高105厘米,田間長勢繁茂整齊,不包莖,葉色綠,葉姿挺直,不早衰,后期轉色一般,穗總粒數161粒,穗實粒數133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6.6克,有效穗17.7萬/畝,成穗率59.2%,落粒性適中。接種鑒定中抗稻瘟病,田間稻曲病較重。品質檢測:糙米率81.1%,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9.5%,堊白粒率16%,堊白度1.1%,直鏈淀粉22.2%,膠稠度62mm,粒長6.3mm,長寬比2.6,透明度1級,堿消值5級。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云南省秈型雜交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02.0千克,比對照增產4.7%,增產點次率71.73%;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0.24千克,比對照增11.25%。
適宜區域:適宜在我省南部海拔1300米以下的秈稻區種植。
四、中優18
審定編號:滇審稻2008004號
申請單位:四川得月科技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四川得月科技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2002年四川得月科技種業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9A與自育恢復系DR18組配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2天,株高112.0厘米,株型松散適中,葉色濃淡適中,葉姿挺直,葉緣、葉耳、葉枕、葉鞘均呈無色。穗總粒數150粒,穗實粒數125粒,結實率82.6%,千粒重30.1克,有效穗18. 9萬/畝,成穗率62.0%,落粒性適中。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糙米率80.8%,精米率71.0%,整精米率64.8%,堊白粒率27%,堊白度2.7,直鏈淀粉22.9%,膠稠度60mm,粒長7.6mm,長寬比3.5,透明度1,堿消值5級,綜合評定國優2級。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云南省秈型雜交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44.1千克,比對照增產12.1%,增產點次率85.71%;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7.14千克,比對照增產20.73%。
適宜區域:適宜在我省南部海拔1300米以下的秈稻區種植。
五、宜香99E-4
審定編號:滇特(文山)審稻2008001號
申請單位:文山州種子管理站
選育單位:四川裕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四川裕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用宜賓市農科所選育的不育系宜香1A與自選恢復系99E-4組配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9天,株型適中,葉色綠色,劍葉挺直,分蘗力中等,抽穗整齊,株高114.6厘米,穗長23.6厘米,有效穗16.4萬/畝,成穗率66.6%,穗總粒數141粒,穗實粒數105粒,結實率74.6%,千粒重31.2克。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出糙率79.6%,整精米率63.8%,堊白率6%,堊白度1.6%,長寬比2.8,直鏈淀粉17.8%,膠稠度81mm,堿消值6,透明度1,綜合評定國優2級。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文山州秈型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58.6千克,比對照增產5.3%,增產點率75%。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1.8千克,比對照增產5.9%。
適宜區域:適宜文山州700-1400米的秈稻主產區種植。
六、D優6511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2號
申請單位:四川盛裕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四川南充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四川南充市農業科學研究所1999年用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所選育的D62A與自育恢復系南恢511組配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71天,株高99.8厘米,穗長23.7厘米,穗粒數153粒,穗實粒126粒,結實粒81.9%,千粒重31.2克,谷粒長寬比3.3,株型緊湊,長勢旺盛整齊,劍葉寬大直立,葉色濃綠,落黃轉色好,谷粒細長,穎尖紫色有短芒,耐寒性較強。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率59.6%, 堊白粒率81%,堊白度20.2%,粗蛋白9.4%,直鏈淀粉22.1%,膠稠度66mm,粒形長寬比2.79。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95.8千克,比對照增產6.4%。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62.9千克,比對照增產10.5%。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七、隆安優1號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3號
申請單位:安微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安徽懷遠縣純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安徽懷遠縣純王種業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用協青早A與自育恢復系CW-18組配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8天,株高95.8厘米,穗長22.2厘米,穗粒數142粒,穗實粒數12粒,結實率86.1%,千粒重30.3克,谷粒長寬比3.2,植株輕松散,生長整齊,長勢強,成穗率高,穗小但著粒密,劍葉短小直立,穗外露,穎尖紫色濃且有短芒,有二次灌漿和葉片早衰現象,落黃好,易落粒,性狀穩定。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率71.3%,堊白率48%,堊白度6.2%,粗蛋白8.8%,直鏈淀粉21.5%,膠稠度41?,米粒長寬比2.2。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88.4千克,比對照增產5.2%。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37.5千克,比對照增產6.8%。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八、中優936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4號
申請單位:彌勒縣種子管理站
選育單位:四川省達州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四川省達州市農科所用中9A與自育恢復系達恢936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1天,株高91.4厘米,穗長24.1厘米,穗粒數155粒,穗實粒數126粒,結實率81.5%,千粒重27.6克,谷粒長寬比3.5,株型緊湊,葉色淡綠,生長勢強,生長整齊,成穗粒高,耐寒性強,著粒較稀,熟期轉色好,性狀穩定。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率70.8%,堊白率21%,堊白度6.7%,粗蛋白9.3%,直鏈淀粉21.6%,膠稠度100?,米粒長寬比2.95。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49.1千克,比對照增產6.1%。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8.1千克,比對照增產1.1%。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九、兩優61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5號
申請單位:福建省農科院水稻所、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科院水稻所、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福建省農科院水稻所和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合作,用核不育系SE21S作母本與恢復系R61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71天,株高98.2厘米,穗長24.3厘米,穗粒數164粒,實粒數135粒,結實率82.2%,千粒重30.3克,谷粒長寬比3.5,株高適中,葉片寬大披散,葉色淡綠,劍葉寬大直立,穗不外露,穎尖無色無芒,后期轉色落黃較好,生長旺盛,性狀穩定。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率75.0%,堊白粒率56%,堊白度16.8%,粗蛋白8.9%,直鏈淀粉16.2%,膠稠度58mm,米粒長寬比2.7。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28.5千克,比對照增產增11.3%。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79.8千克,比對照增產12.95%。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新優203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6號
申請單位:洪雅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選育單位:洪雅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洪雅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用自育不育系新ⅡA與自育恢復系蜀恢203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70天,株高103.7厘米,穗長24.5厘米,穗粒數166粒,穗實粒數137粒,結實率82.1%,千粒重31.2克,谷粒長寬比3.2,株型緊湊,分蘗力強,成穗率及結實率高,生長整齊,大穗大粒,著粒密度高,劍葉寬大直立,耐寒性稍差,谷粒細長,穎尖紫色無芒,長勢旺盛,莖粗抗倒,性狀穩定。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率51.9%,堊白粒率21%,堊白度4.6%,粗蛋白10%,直鏈淀粉24.2%,膠稠度81mm,米粒長寬比2.68。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07.8千克,比對照增產8.2%。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56.4千克,比對照增產9.6%。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一、金谷203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7號
申請單位:洪雅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選育單位:洪雅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洪雅川農高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利用自育不育系金谷A與自育恢復系蜀恢203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6天,株高98.6厘米,穗長24.3厘米,穗總粒數158粒,穗實粒數127粒,結實率80%,千粒重31.2克,谷粒長寬比3.3,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葉片寬大,直立略內卷,葉色深綠,柱頭紫色,穎尖紫色無芒,生長勢強育整齊,不早衰,落黃好,性狀穩定。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率62.3%,堊白率41%,堊白度6.6%,粗蛋白9.9%,直鏈淀粉21.7%,膠稠度46mm,粒形長寬比2.96。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94.9千克,比對照增產6.2%。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46.8千克,比對照增產8.2%。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二、兩優航2號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8號
申請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福建省農科院水稻所用自育的光補型兩系不育系SE21S與自育恢復系航2號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6天,株高106.5厘米,穗長24.1厘米,穗總粒數163粒,穗實粒數135粒,結實率82.5%,千粒重30.4克,谷粒長寬比3.2,株型緊湊,生長健壯整齊,分蘗力強,成穗率及結實率高,穗大著粒密,葉片寬大直立,葉色濃綠,葉下穗,不早衰,落黃轉色好,性狀穩定。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堊白度9.5%,粗蛋白8.6%,直鏈淀粉17.2%,膠稠度84mm,米粒長寬比2.66。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09.9千克,比對照增產10%。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14.0千克,比對照增產27.9%。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三、N優69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09號
申請單位:四川得月科技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用不育系N5A與恢復系恢97-69組配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73天,株高94厘米,穗長22.9厘米,穗總粒數162粒,千粒重30.1克。生長旺盛,分蘗力強,著粒度密,劍葉寬大直立,穎尖紫色,谷粒長寬比3.1。生長整齊,后期轉色好。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粒73.0%。堊白度5.6%,粗蛋白8.9%,直鏈淀粉21.6%,粒形長寬比2.3,膠稠度35mm。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00.2千克,比對照增產7.02%。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59.6千克,比對照增產10.02%。
適宜區域:適應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四、云輻優26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10號
申請單位: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研究所
選育單位: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研究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與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研究所合作,用苗期攜帶白化轉綠型葉色標記的兩系不育系NHR111S與恢復系浙輻26組配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8天,株高99.1厘米,穗長22.5厘米,穗總粒數172粒,穗實粒數135粒,結實率78%,千粒重30.6克,谷粒長寬比3.2,生長旺盛整齊,劍葉直立,穎尖無色有短芒,谷粒細長,易落粒。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品質檢測:整精米率74.2%,堊白粒率26%,堊白度5.7%,粗蛋白10.45,直鏈淀粉17.5%,膠稠度53mm,米粒長寬比2.73。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72.4千克,比對照增產2.8%。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0.0千克,比對照減產4.4%。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五、T優300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11號
申請單位: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T98A與蜀恢527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8天,株高104.7厘米,穗長25.5厘米,穗總粒數170粒,穗實粒數141粒,結實率83.1%,千粒重30.1克,谷粒長寬比3.6,株型緊湊,生長勢強,植株整齊,葉色淡綠,劍葉寬大直立,穎尖無色有短芒,穗大粒多,谷粒細長,不早衰,落黃好,性狀穩定。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 品質檢測:整精米率76.1%,堊白率25%,堊白度5.0%,粗蛋白8.8%,直鏈淀粉21.6%,膠稠度100mm,粒形長寬比2.88。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00.8千克,比對照增產7.1%。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68.6千克,比對照增產增11.3%。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六、金優117
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8012號
申請單位:湖南金健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選育單位:湖南金健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湖南金健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常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不育系金23A與新恢復系117配組育成。
特征特性:秈型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7天,株高97.5厘米,穗長24.9厘米,穗實粒數131粒,結實率82.1%,千粒重31.2克,谷粒長寬比3.6。分蘗力稍弱,劍葉寬大直立,生長整齊,大穗大粒,穎尖紫色無芒,熟期轉色好。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 品質檢測:整精米率74.2%,堊白粒率26%,堊白質7.3%,粗蛋白8.9%,直鏈淀粉22.4%,膠稠度35?,粒形長寬比2.90。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96.95千克,比對照增產6.45%;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80.1千克,比對照增產13.4%。
適宜區域:適宜紅河州內地海拔1400米以下、邊疆1350米以下的秈型雜交水稻區種植。
十七、馬粳3號
審定編號:滇特(曲靖)審稻2008013號
申請單位:馬龍縣種子管理站
選育單位:馬龍縣種子管理站
品種來源:該品種是馬龍縣種子管理站從“合系35” 變異單株中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型常規水稻。全生育期175-190天,株高85-102厘米,株型緊湊,分蘗中等,穗長18.5-22.5厘米,穗實粒數125-185粒,千粒重25.3克,穎殼黃色,穎尖紅褐色,護穎淡紅色,不落粒。接種鑒定稻瘟病抗性強。米質檢測:出糙率84.3%,整精米率73.1%,堊白粒率36%,堊白度率4.0%,直鏈淀粉21.1%,粗蛋白6.1%,膠稠度40mm,粒形長寬比1.7。稻瘟病抗性級別3級,抗性鑒定評價:抗。
產量表現: 2003 -2004年參加曲靖市山區組水稻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13.5千克,較對照沾粳7號無顯著差異。生產示范平均畝產506-588千克,較當地主栽品種畝增產9.2-14.2%。
適宜區域:適宜在曲靖市海拔1900-2050米的冷涼稻區及類似生態稻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