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登記編號:XPD020-2009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名稱:湘農小花生
選育單位:湖南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湘花生1號×湘潭小籽
已往登記情況:無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早熟品種。湖南春播生育期117~137天。株型半直立,株高32~62厘米,側枝長37~70厘米,莖粗中等,分枝4.8~6.5個。葉片橢圓形,葉色綠。單株平均總果數13.1個,單株平均飽果數10.6個,單株平均生產力14.27克。莢果為蠶形,小果,果嘴微突,背脊不明顯,網紋淺,殼薄易脫。子仁桃形,種皮粉紅色,有光澤,無裂紋,無油斑,質地細松。百果重113~135克,百仁重46~55克,出仁率72.2~73.4%。種子休眠性強。抗倒性弱,抗旱性、耐澇性中。在酸性、瘠薄紅壤旱地,具有良好適應性。高抗葉斑病、白絹病,中抗焦斑病、銹病。經檢測:油分含量49.57%,油酸含量44.8%,亞油酸含量32.9%,油酸/亞油酸比值(O/L)1.36,蛋白質含量26.77%。
產量表現:2007~2008年省多點試驗平均每畝產莢果247.8公斤,比對照祁陽小籽增產12.3%,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要點:湘南3月中、下旬,湘中4月上、中旬,湘北4月中旬播種為宜。春播每畝1.2萬蔸,2.4萬株苗,開溝條播,行株距33厘米×17厘米、每蔸播精選種仁2粒。在酸性紅壤旱地,須施足有機肥和磷、鉀肥,適度施氮肥,肥料以一次性基施為宜,不提倡追施氮肥,適量補施鈣(石灰)、鉬、硼、鎂肥等微肥。在平原、河流沖積土地區等肥沃耕地,可適當減施肥料。高產栽培一般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另加施磷肥35~40公斤、尿素和氯化鉀各7.5公斤,或另加施復合肥20~25公斤。在生育前期,加強開溝排水,防止濕澇害,采取種衣劑拌種或者噴施農藥,防治地下害蟲,保證一播全苗和壯苗,并注意及時除草;在生育中后期,加強葉部病蟲害的防治,注意抗旱,葉面施肥,適時收獲。
登記意見:該品種達到登記標準,同意登記。適宜于我省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