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萬花6號
作物種類:花生
品種來源:中花21×開選016
申請者:重慶三峽農業科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育種者:重慶三峽農業科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育種人: 孫學映、張莉、周小靜、王志慧、朱體超、陳偉剛、孫江容、曾新宇、陳星宇、晏世輝、王傳德
特征特性:該品種熟性為中熟,全生育期128.9天,植株性狀整齊,葉綠色,花黃色,蠶繭果形、中果,果殼淺黃色、網紋深度適中,種皮淡紅色,子葉乳白色,油酸含量較高、屬高油酸品種。主莖高46.8 cm、側枝長51.6 cm,總分枝數7.1個,結果枝6.0個,單株總果數19.6個、單株果重27.1g,500g莢果的總果數364.6個、飽果重466.3g、籽仁重354.1g、飽仁重318.4g,百果重177.3g、百仁重80.6g,飽果重率92.5%,出仁率70.8%,飽仁重率89.9%,莢果飽滿度0.64。對葉斑病、銹病抗性及抗旱、抗倒性、種子休眠性強。蛋白質含量27.0%、含油量54.38%、油酸含量79.6%、亞油酸含量1.46%。
產量表現:2020~2021年重慶市兩年區試平均莢果產量288.05 kg/667㎡,比對照增產17.7%,籽仁產量204.48 kg/667㎡,比對照增產14.48%。莢果兩年增減產點次為10增0減,增產點次率100%;籽仁兩年增減產點次為10增2減,增產點次率80%。
栽培要點:1.土壤:宜選擇排水性良好的沙壤土。2.播期:春播3月下旬~4月上旬,夏播5月中旬~6月上旬。3.播種規格及密度:行距0.35m,窩距0.2m,每窩2苗,種植密度約1.9萬株/667㎡。4.肥水管理:每667㎡施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 kg、復合肥30~50kg作底肥,結合整地施入。苗期根據苗情可追施尿素5~6 kg/667㎡,開花結莢期可追施鈣肥。5~6月份雨水較多,注意排水;7~8月出現高溫伏旱時注意抗旱。5.病蟲害防治:播種后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可用藥劑拌種或包衣。苗期及花期注意防治蚜蟲和卷葉螟。生長后期葉斑病易發生,但一般發病較輕,不需防治。6.雜草防治:整個生育期間注意防治雜草。除草防治是田間管理的難點,可藥劑除草、中耕除草、人工拔除。7.收貯:花生收獲后需晾曬7天左右,如果留作種子,不宜高溫暴曬,以陰涼處晾曬或風干為主。
適宜重慶花生生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