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江玉6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玉200801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402”,由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99102-1-2×78319,于2004年育成,屬中熟半緊湊型普通玉米。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作春玉米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7年參加江蘇省春播玉米區試,三年平均畝產451.5公斤,比對照蘇玉19增產2.3%;2005年減產顯著,2006年增產顯著,2007年增產極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4.5公斤,比對照增產1.6%。
出苗快而齊,苗勢強,苗期葉鞘淺棕色,葉色綠,生長勢較強,株型半緊湊,花藥紅色,穎片綠帶紫色,花絲綠色,穗筒形,籽粒淡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株高224厘米,成株葉片18片,穗位100厘米,穗長15.9厘米,穗粗4.7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3粒,千粒重282.0克,全生育期114天。田間觀察,抗倒性一般。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接種鑒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感粗縮病。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778g/L,粗蛋白9.40%,粗脂肪4.61%,粗淀粉73.34%,賴氨酸0.23%。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春播一般4月初,大田用種量3公斤/畝左右。
2.合理密植。純作適宜密度3800株/畝左右。
3.科學施肥。氮、磷、鉀配合使用,純氮一般20-25公斤/畝,其中基苗肥占50%,穗肥50%,肥力差的田塊可適當施粒肥,中后期注意防澇防旱。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
4.病蟲害防治。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做好玉米螟及粗縮病的防治工作。
2、蘇玉24
一、審定編號 蘇審玉200802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ZH04-1”,由南京神州種業有限公司以T4789×T999,于2004年育成,屬中熟緊湊型普通玉米。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作夏玉米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參加江蘇省夏播玉米區試,兩年平均畝產379.1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1%,2005年增產極顯著,2006年增產不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3.6公斤,比對照增產6.2%。
出苗快而齊,苗勢強,生長勢強,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紫色,株型半緊湊,花藥紫色,穎片淺紫色,花絲黃綠色,果穗圓柱形,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穗軸白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株高215厘米,成株葉片19片,穗位86厘米,穗長19.9厘米,穗粗4.7厘米,每穗12-14行,每行34粒,千粒重317.0克,全生育期97天。抗倒性較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接種鑒定,抗大斑病、小斑病、感紋枯病,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感粗縮病。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727g/L,粗蛋白8.43%,粗脂肪4.29%,粗淀粉74.31%,賴氨酸0.27%。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夏播一般6月中旬。用種量3公斤/畝左右。
2.合理密植。純作適宜密度為4500株/畝左右。
3.科學施肥。氮、磷、鉀配合使用,純氮一般20-25公斤/畝,其中基苗肥占60%,穗肥40%,肥力差的田塊可適當施粒肥,中后期注意防澇防旱。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
4.病蟲害防治。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做好玉米螟及粗縮病的防治工作。
3、泰玉十四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玉200803
二、來源與類型 由山東省泰安市農星種業有限公司以泰039系×泰13系,于2000年育成,屬中熟緊湊型普通玉米 。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作夏玉米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參加江蘇省夏播玉米區試,兩年平均畝產401.2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3%,兩年均增產極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6.4公斤,比對照增產6.8%。
出苗快而齊,苗勢強,葉鞘紫色,生長勢強,葉片深綠、上沖,葉緣紫色,株型緊湊,花藥粉紅色,穎片綠帶紫色,花絲黃綠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株高230厘米,成株葉片19片,穗位93厘米,穗長19.2厘米,穗粗4.7厘米,每穗12-14行,每行32粒,千粒重315.0克,全生育期97天。抗倒性較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接種鑒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紋枯病,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感粗縮病。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718g/L,粗蛋白9.14%,粗脂肪4.33%,粗淀粉73.56%,賴氨酸0.26%。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夏播一般6月中旬。用種量3公斤/畝左右。
2.合理密植。適宜密度為4000株/畝左右。
3.科學施肥。氮、磷、鉀配合使用,純氮一般20-25公斤/畝,其中基苗肥占60%,穗肥40%,肥力差的田塊可適當施粒肥,中后期注意防澇防旱。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
4.病蟲害防治。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做好玉米螟及粗縮病的防治工作。
4、蘇玉糯18
一、審定編號 蘇審玉200804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SW505”,由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W333×W695,于2004年育成,屬中熟半緊湊型糯玉米。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各地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參加江蘇省糯玉米區試,兩年平均畝產879.0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9.7 %;2005年增產極顯著,2006年增產不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84.3公斤,比對照增產10.3%。
出苗整齊,苗勢強,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紫色,株型半緊湊,花藥綠色,花絲綠色,果穗長錐形,籽粒花紫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株高183厘米,穗位82厘米,成株葉片19片,穗長17.0厘米,穗粗4.5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1粒,千粒重243.0克,全生育期春播91天。抗倒性較強。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接種鑒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感粗縮病。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組織的專家品嘗鑒定,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達到部頒鮮食糯玉米二級標準。揚州大學農學院檢測,支鏈淀粉占淀粉總量的98.5%,達到糯玉米標準(NY/T524-2002)。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根據上市時間及不同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露地栽培一般于4月上旬播種。
2.合理密植。純作適宜密度4500株/畝左右,用種量2.5公斤/畝左右,注意隔離種植。
3.科學施肥。有機肥及氮、磷、鉀搭配合理,每畝施肥總量一般不低于純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鉀15公斤左右。肥料分配一般為基肥占40%,苗肥占20%,穗肥占40%。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
4.病蟲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時防治地下害蟲、食葉害蟲、玉米螟及粗縮病。
5.適時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5天左右采收青穗。
5、蘇玉糯19
一、審定編號 蘇審玉200805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神糯7032”,由南京神州種業有限公司以4009×4025,于2004年育成,屬中熟半緊湊型糯玉米。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各地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7年參加江蘇省糯玉米區試,兩年平均畝產806.3公斤,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0.5%;2005年增產不顯著,2006年減產不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18.0公斤,比對照增產1.0%。
出苗快而齊,生長勢較強,株型半緊湊,葉鞘、葉緣紫色,第一葉尖端呈圓到匙形,鮮穗長筒型,籽粒乳白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株高200厘米左右,穗位95厘米左右,成株葉片18-19片,穗長16.1厘米左右,穗粗4.2厘米左右,每穗14-16行,每行31粒左右,千粒重233.0克左右,全生育期春播約90天。抗倒性一般。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接種鑒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感粗縮病。省鮮食玉米品種區域試驗組織的專家品嘗鑒定,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達到部頒鮮食糯玉米二級標準。揚州大學農學院檢測,支鏈淀粉占淀粉總量的98.0%,達到糯玉米標準(NY/T524-2002)。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根據上市時間及不同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露地栽培一般于4月上旬播種。
2.合理密植。純作適宜密度4700株/畝左右,用種量2.5公斤/畝左右,并注意隔離種植。
3.科學施肥。有機肥及氮、磷、鉀搭配合理,每畝施肥總量一般不低于純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鉀15公斤左右。肥料分配一般為基苗肥占70%,穗肥占30%。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
4.病蟲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時防治地下害蟲、食葉害蟲、玉米螟及粗縮病。
5.適時采收。春季一般授粉后18-20天之間采收鮮穗,秋季在授粉后20-25天之間采收鮮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