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江蘇 » 正文

2007年江蘇審定小麥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5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926
 

1、鎮麥168

一、審定編號  蘇審麥200701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鎮麥02168”,屬春性中早熟小麥品種,由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以蘇麥6號/97G59雜交,于2002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南麥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6年度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2004-2005年度平均畝產450.2公斤,較對照揚麥158增產3.2%,2005-2006年度平均畝產453.7公斤, 較對照揚麥11號增產1.1%,兩年平均畝產452.0公斤,與對照揚麥11號相當;2006-2007年度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5.3公斤,較對照揚麥11號增產6.3%。

長芒,白殼,紅粒,紡錘型穗,籽粒硬質。幼苗直立,葉色淡綠,株型較松散,株高83厘米左右,耐肥抗倒性較強。生育期209天左右,與對照相當。分蘗力較強,成穗數較多,千粒重高。畝有效穗33萬左右,每穗35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接種鑒定結果:中抗赤霉病,感紋枯病,高感梭條花葉病,高抗穗發芽。田間表現中感白粉病。品質分析兩年平均結果:粗蛋白含量14.0%,濕面筋含量33.5%,穩定時間7.1分鐘,屬強筋品種。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適宜播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合理密植:每畝基本苗以15-18萬為宜。

3、肥水運籌:高產水平下畝施純氮18公斤左右,其中60%作基苗肥,40%作拔節孕穗肥。配合施用磷鉀肥。田間溝系配套,防止明澇暗漬。

4、病蟲草害防治:抓好麥田化學除草,注意紋枯病、白粉病、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治。

5、及時收獲:蠟熟末期及時收獲,確保豐產豐收。

 

2、華麥2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麥200702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華麥0207”,屬春性中熟小麥品種,由江蘇省大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95F88/徐麥21雜交,于2001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南麥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6年度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2004-2005年度平均畝產459.9公斤, 較對照揚麥158增產5.4%,2005-2006年度平均畝產446.0公斤,與對照揚麥11號相當,兩年平均畝產453.0公斤,較對照揚麥11號增產0.11%;2006-2007年度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4.5公斤,較對照揚麥11號增產6.1%。

長芒,白殼,紅粒,紡錘型穗,籽粒半硬-軟質。幼苗直立,葉片寬長,葉色淡綠。分蘗力較強,成穗和穗粒數較多,千粒重稍低。株型較松散,株高84厘米左右,耐肥抗倒性較強。生育期211天左右,比對照長1天。畝有效穗32萬左右,每穗38粒左右,千粒重39克左右。接種鑒定結果:中抗赤霉病,感紋枯病,高感梭條花葉病,高抗穗發芽。田間表現中感紋枯病、白粉病。品質分析兩年平均結果:粗蛋白含量12.8%,濕面筋含量27.0%,穩定時間3.5分鐘,屬中筋品種。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適宜播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合理密植:適期播種每畝基本苗以17萬左右為宜。

3、肥水運籌:一般畝施純氮16公斤左右,其中60-65%作基苗肥,35-40%作拔節孕穗肥。同時配合施用磷、鉀肥。田間溝系配套,防止明澇暗漬。

4、病蟲草害防治:冬前及早春及時防除田間雜草,中后期做好白粉病、紋枯病、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治。

5、及時收獲:蠟熟末期及時收獲,確保豐產豐收。

 

3、淮麥24

一、審定編號  蘇審麥200703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淮核0303”,屬半冬性中熟小麥品種,由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采用輪回選擇法,于2003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北麥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6年度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27.0公斤,較對照淮麥18增產3.8%,兩年分別較對照增產達顯著、極顯著水平;2006-2007年度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8.4公斤,較對照增產6.7%。

長芒,白殼,白粒,紡錘型穗,籽粒半硬質。幼苗半匍匐,葉片細長,分蘗力較強,抗寒性一般。株型較緊湊,長相清秀,株高85厘米左右,穗層整齊,莖稈彈性較好。熟期適中,熟相較好,全生育期236天左右,比對照長1天。畝有效穗40萬左右,每穗34粒左右,千粒重41克左右。接種鑒定結果:感赤霉病,中抗紋枯病、棱條花葉病,中感穗發芽。田間表現中感白粉病、紋枯病、條銹病,葉銹病零星發生。品質分析兩年平均結果:粗蛋白含量12.8%,濕面筋含量25.2%,穩定時間2.1分鐘。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適宜播期為10月中旬,最適宜播期為10月15-20日。

2、合理密植:適宜播期內每畝基本苗一般為16萬左右,肥力過低或晚播田適當增加基本苗。

3、肥水運籌:一般畝施純氮15公斤左右,基肥、平衡肥、拔節孕穗肥以5:1:4為宜,配合施用磷、鉀肥。田間溝系配套,防止明澇暗漬。

4、病蟲草害防治:及時化學防除雜草,適期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5、及時收獲:蠟熟末期及時收獲,確保豐產豐收。

    

4、徐麥30

一、審定編號  蘇審麥200704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徐麥270”,屬半冬性中晚熟小麥品種,由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周91098/徐州25號雜交,于2003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北麥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6年度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17.4公斤,較對照淮麥18增產1.9%,其中2005-2006年度較對照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6-2007年度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7.8公斤,較對照增產4.6%。

長芒,白殼,白粒,紡錘型穗,籽粒半硬質;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葉片寬,抗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成穗數較多。株型較松散,長相清秀,株高85厘米左右,莖稈彈性較好。全生育期239天左右,比對照長3-4天。畝有效穗39萬左右,每穗31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接種鑒定結果:感赤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梭條花葉病毒病,感穗發芽。田間表現中感白粉病、紋枯病,葉銹病發生輕;重感條銹病。品質分析兩年平均結果:蛋白含量12.4%,濕面筋含量26.7%,穩定時間2.5分鐘。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適宜播期為10月上中旬。

2、合理密植:適宜播期內每畝基本苗12-16萬,肥力過低或晚播田適當增加基本苗。

3、肥水運籌:一般畝施純氮15公斤左右,其中70%作基苗肥,30%作拔節孕穗肥。配合施用磷鉀肥。田間溝系配套,防止明澇暗漬。

4、病蟲草害防治:及時化學防除雜草,適期做好銹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蟲等病蟲害防治。

5、及時收獲:蠟熟末期及時收獲,確保豐產豐收。

 

5、華麥3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麥200705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新洋04-8”,屬春性中熟小麥品種,由江蘇鹽城農墾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冀麥5418/豫麥34雜交,于2003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沿淮麥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6年度參加江蘇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475.7公斤,較對照豫麥18增產6.8%;2006-2007年度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0.7公斤,較對照增產6.3%。

長芒,白殼,白粒,紡錘型穗,籽粒半硬質。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抗寒性、抗倒春寒能力一般,分蘗力一般。株型較緊湊,穗層整齊,熟相較好。株高82厘米左右,抗倒性較好。全生育期223天左右,與對照相當。畝有效穗36萬左右,每穗30粒左右,千粒重46克左右。接種鑒定結果:感赤霉病、紋枯病,高感梭條花葉病,中抗穗發芽。田間表現中感白粉病、紋枯病、赤霉病。品質分析兩年平均結果:粗蛋白含量13.9%,濕面筋含量30.9%,穩定時間8.8分鐘,屬強筋品種。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適宜播期為10月25日至11月10日,早播易受凍。

2、合理密植:每畝基本苗15萬左右,肥力過低或晚播田適當增加。

3、肥水管理:一般畝施純氮 16-18公斤,基苗肥與拔節孕穗肥比例為6:4,配合施用磷鉀肥。田間溝系配套,防止明澇暗漬。

4、病蟲草害防治:及時化學防除雜草,適期做好白粉病、赤霉病、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治。

5、及時收獲:蠟熟末期及時收獲,確保豐產豐收。

 

6、揚麥14

一、審定編號  蘇審麥2004041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揚0-139”,屬春性中熟小麥品種,由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揚麥158/揚麥6號雜交,于1999年育成。2004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江蘇省沿淮麥區種植。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沿淮及淮南麥區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6-2007年在淮南麥區組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09.8公斤,較對照揚麥11號增產4.9%。長芒,白殼,紅粒,長方型穗,籽粒半硬質;幼苗直立,分蘗力較強,株型較緊湊。株高84厘米左右,耐肥抗倒性較好;每畝有效穗29萬左右,每穗35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播期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宜,早播易發生冬前拔節,造成凍害。

2、合理密植:每畝基本苗以14萬左右為宜,缺肥、遲播相應增加基本苗。

3、肥水運籌:中上等地力田塊種植一般每畝施純氮 14-16公斤。基肥、平衡肥、拔節孕穗肥以5:1:4為宜,注意磷、鉀肥的配合使用。

4、病蟲草害防治:在秋播及早春階段搞好化除,中后期適當注意白粉病、赤霉病、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治。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