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江蘇 » 正文

2007年江蘇審定大豆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5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631
 

1、徐春2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豆200701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徐春系128”,屬春播晚熟鮮食(菜用)大豆品種,由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以日本扎幌綠為親本經系統選育,于2003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作春季毛豆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5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鮮莢畝產584.8公斤,較對照臺灣292增產4.5%,鮮粒畝產328.9公斤,較對照增產13.5%。2006年生產試驗鮮莢畝產729.4公斤,較對照增產9.8%,鮮粒畝產398.8公斤,較對照增產18.0%。

出苗勢強,幼莖淡綠色,葉片卵圓形、綠色。植株直立,有限結莢習性,白花,鮮莢彎鐮型,茸毛灰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播種至采收94天,株高28.2 厘米,主莖8.2節,分枝2.7個,單株結莢22.4個,多粒莢個數百分率62.5%,每公斤標準莢373.5個,二粒莢長4.9厘米,寬1.3厘米,鮮百粒重65.0克,出仁率55.5%。口感品質香甜柔糯。干籽粒橢圓形,種皮綠色,子葉黃色,種臍深褐色,百粒重26克。南京農業大學大豆所接種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田間花葉病毒病發生輕,抗倒伏。

五、栽培技術要點

1、輪作。選擇前兩茬未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塊種植。

2、播種期。播期幅度較大,溫室、大棚三膜覆蓋2月中下旬即可播種,雙膜覆蓋3月上中旬播種,地膜覆蓋3月下旬播種,露地栽培4月上旬到5月中旬均可播種。

3、種植密度。每畝1.4-1.6萬株,行距35-40厘米,株距13厘米左右。點播穴距25厘米左右,每穴留2苗。畝用種6公斤左右。

4、肥水管理。基肥畝用純氮3.5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7公斤左右, 氧化鉀5公斤左右。開花期畝追施純氮5公斤左右。鼓粒期遇干旱,要及時灌溉。

5、病蟲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殺蟲劑拌毒土耢翻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出苗前及時噴除草劑防治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6、收獲。當籽粒充實飽滿,豆莢呈青綠色時,適時采摘青莢上市。

 

2、蘇豆5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豆200702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蘇鮮4號”,屬春播中熟鮮食(菜用)大豆品種,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以亞蔬鮮食春大豆品種AGS292/日本引進的2808雜交,于2003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作春季毛豆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5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鮮莢畝產600.1公斤,較對照臺灣292增產7.3%,鮮粒畝產314.1公斤,較對照增產8.4%。2006年生產試驗鮮莢畝產686.6公斤,較對照增產3.6%,鮮粒畝產361.1公斤,較對照增產7.0%。

出苗勢強,幼莖綠色,葉片卵圓形、深綠色。植株直立,有限結莢習性,紫花,鮮莢彎鐮型,茸毛灰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播種至采收92天,株高42.2 厘米,主莖10.4節,分枝1.9個,單株結莢21.4個,多粒莢個數百分率59.4%,每公斤標準莢410.5個,二粒莢長5.1厘米,寬1.3厘米,鮮百粒重65.0克,出仁率52.3%。口感品質香甜柔糯。干籽粒種皮黃色,子葉黃色。南京農業大學大豆所接種鑒定中感花葉病毒病。田間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抗倒伏。

五、栽培技術要點

1、輪作。選擇前兩茬未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塊種植。

2、播種期。地膜覆蓋3月20日左右,露地直播4月5日左右。

3、種植密度。每畝1.3萬株左右,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13厘米左右。點播穴距25厘米左右,穴播2粒。畝用種8-9公斤。

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畝用純氮5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6.5公斤左右,氧化鉀5公斤左右。花期畝追施純氮5公斤左右。開花結莢后保持土壤濕潤。

5、病蟲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殺蟲劑拌毒土耢翻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出苗前及時噴除草劑防治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6、收獲。當籽粒充實飽滿,豆莢呈青綠色時,適時采摘青莢上市。

 

3、通豆5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豆200703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通00-419”,屬夏播遲熟鮮食(菜用)大豆品種,由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海門粗白豆/海系13雜交,于2004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南地區作夏季毛豆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參加江蘇省區試,2005年鮮莢畝產499.2公斤,較對照綠寶珠增產21.8%,鮮粒畝產270.3公斤,較對照增產26.1%;2006年鮮莢畝產646.5公斤,較對照南農菜豆5號增產12.3%,鮮粒畝產350.4公斤,較對照增產22.1%。2006年生產試驗鮮莢畝產824.4公斤,較對照南農菜豆5號增產13.9%,鮮粒畝產445.2公斤,較對照增產23.9%。

出苗勢強,幼苗基部綠色,生長穩健,葉片較大、卵圓形,葉色深。植株直立,有限結莢習性,紫花,鮮莢深綠色,茸毛灰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播種至采收107天,株高83.0 厘米,主莖15.8節,分枝2.9個,單株結莢29.9個,多粒莢個數百分率63.2%,每公斤標準莢326.0個,二粒莢長5.8厘米,寬1.4厘米,鮮百粒重78.2克,出仁率54.2%。食煮口感品質香甜柔糯。干籽粒種皮黃色,子葉黃色。南京農業大學大豆所接種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田間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抗倒伏。

五、栽培技術要點

1、輪作。選擇前兩茬未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塊種植。

2、播種期。6月20 -7月20日,適宜播期為6月下旬。

3、種植密度。每畝0.75-1.2萬株,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13厘米左右。畝用種6-7.5公斤。

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畝用純氮2.5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2.5公斤左右,氧化鉀2.5公斤左右。開花結莢期視苗情畝追施純氮3公斤左右,開花結莢后注意抗旱排澇,保持土壤濕潤。

5、病蟲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殺蟲劑拌毒土耢翻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出苗前及時噴除草劑防治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6、收獲。當籽粒充實飽滿,豆莢呈青綠色時,適時采摘青莢上市。

 

4、通豆6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豆200704

二、來源與類型  原名“天鵝蛋1號”,屬夏播中熟鮮食(菜用)大豆品種,由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啟東綠皮大豆為親本經系統選育,于2004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南地區作夏季毛豆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參加江蘇省區試,2005年鮮莢畝產505.7公斤,較對照綠寶珠增產23.4%,鮮粒畝產260.9公斤,較對照增產21.7%;2006年鮮莢畝產647.8公斤,較對照南農菜豆5號增產12.5%,鮮粒畝產338.4公斤,較對照增產19.1%。2006年生產試驗鮮莢畝產833.8公斤,較對照南農菜豆5號增產15.2%,鮮粒畝產450.2公斤,較對照增產25.3%。

出苗勢強,幼苗基部綠色,生長穩健,葉片較大、卵圓形,葉色深。植株直立,有限結莢習性,紫花,鮮莢深綠色,茸毛灰色。省區試平均結果:播種至采收98天,株高69.9 厘米,主莖13.8節,分枝2.3個,單株結莢27個,多粒莢個數百分率71.4%,每公斤標準莢364.3個,二粒莢長5.7厘米,寬1.3厘米,鮮百粒重70.2克,出仁率52.3%。食煮口感品質香甜柔糯。干籽粒種皮綠色,子葉黃色。南京農業大學大豆所接種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田間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抗倒伏。

五、栽培技術要點

1、輪作。選擇前兩茬未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塊種植。

2、播種期。播種適期為5月20日-6月30日。

3、種植密度。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13厘米左右,每畝留苗0.75-1.0萬株。畝用種6公斤左右。

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畝用純氮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2.5公斤左右,氧化鉀2.5公斤左右。開花結莢期視苗情畝追施純氮2.5公斤左右,開花結莢后注意抗旱排澇,保持土壤濕潤。

5、病蟲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殺蟲劑拌毒土耢翻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出苗前及時噴除草劑防治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6、收獲。當籽粒充實飽滿,豆莢呈青綠色時,適時采摘青莢上市。

 

5、徐豆15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豆 200705

二、品種來源與類型  原名“徐9416”,屬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種,由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徐842-79-1/徐豆9號雜交,于2003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北地區作夏大豆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4-2005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183.0公斤,較對照泗豆11增產5.6%。2006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9.6公斤,較對照泗豆11增產9.5%。

出苗勢強,幼莖綠色,葉片卵圓形,綠色。植株直立,有限結莢習性,紫花,短花序。省區試平均結果:生育期104天,株高63.0厘米,結莢高度11.5厘米,有效分枝2.5個,單株結莢數41.5個,每莢粒數2.0粒,百粒重21.5克。籽粒橢圓形,種皮黃色,微光澤,種臍淡褐色,外觀商品性較好。成熟時落葉暢,不裂莢。田間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抗倒伏。品質經南京農業大學大豆所和江蘇省農科院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中心測定,兩年平均蛋白質含量43.9%,脂肪含量19.6%。

五、栽培技術要點

1、輪作。選擇前兩茬未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塊種植。

2、播種期。適宜播種期為6月上中旬。

3、種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塊每畝1.1萬株左右,中等肥力田塊每畝1.25萬株左右。條播行距為40厘米左右,株距15厘米左右。點播穴距30厘米左右,每穴留2苗。撒播每平方米15-18株。畝用種4-5公斤。

4、肥水管理。一般基肥畝用純氮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5公斤左右,氧化鉀5公斤左右。初花期視苗情畝追施純氮3公斤左右。鼓粒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花莢期遇旱應及時灌水抗旱。

5、病蟲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殺蟲劑拌毒土耢翻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出苗前及時噴除草劑防治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6、淮豆7號

一、審定編號  蘇審豆 200706

二、品種來源與類型  原名“淮98-28”,屬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種,由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以淮87-13/佩拉(pella)雜交,于2000年育成。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淮北地區作夏大豆種植。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3-2004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162.3公斤,較對照泗豆11減產2.4%,減產不顯著。2005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0.2公斤,較對照泗豆11增產0.9%。

出苗勢強,幼莖綠色,葉片卵圓形,亞有限結莢習性,紫花。省區試平均結果:生育期105天,株高83.8厘米,結莢高度21.5厘米,有效分枝2.3個,單株結莢38.1個,每莢粒數2.0粒,百粒重18.5克。籽粒橢圓形,種皮黃色,微光澤,種臍褐色,外觀商品性較好。成熟時落葉暢,不裂莢。田間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抗倒伏。南京農業大學大豆所接種鑒定中感花葉病毒病。品質經南京農業大學大豆所和江蘇省農科院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中心測定,兩年平均蛋白質含量41.5%,脂肪含量20.1%。

五、栽培技術要點

1、輪作。選擇前兩茬未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塊種植。

2、播種期。適宜播種期為6月中旬。

3、種植密度。每畝1.2-1.4萬株,行距40-50厘米,株距12-15厘米。一般畝用種5公斤左右。

4、肥水管理。一般基肥畝用純氮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5公斤左右,氧化鉀5公斤左右。初花期視苗情畝追施純氮3公斤左右。鼓粒后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花莢期遇旱應及時灌水抗旱。

5、病蟲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殺蟲劑拌毒土耢翻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出苗前及時噴除草劑防治雜草,及時防治病蟲害。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