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吉架豆11號
申 請 者: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以選育早熟、優質、抗病、豐產的油豆類型為目標,2019年以早熟優質高產抗病的地方品種“長春60”純系為母本、“雙色球”純系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經過多代系統選育,于2021年得到一個穩定的優良品系“1940-6-4-5-6-1-2”。
特征特性:植株無限蔓生。極早熟品種,出苗至嫩莢始收平均50天。幼苗子葉為綠色,下胚軸為綠色。花冠旗瓣淺紫色、翼瓣淺紫色,始花節位2-3節。主莖綠色。真葉為三出復葉,頂生小葉為菱形,平均葉長19厘米、葉寬12厘米,葉片綠色。嫩莢綠色,長扁條形,莢面平滑、有光澤、微凸,嫩莢橫切面長梨形,平均莢長18.5厘米、莢寬2.5厘米、肉厚0.3厘米,莢喙中部漸尖,平均喙長2.4厘米,平均單莢重17.6克,單莢種子數7-9粒。種子圓形,棕黃色,平均百粒重48克。
產量表現:2022-2023年參加全省聯合區域試驗,2023-2024參加全省聯合和生產試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為35479.8千克,比對照當地主栽品種(吉豐油豆)增產15.12%。兩年生產試驗的平均公頃產量為35839.9千克,比對照增產14.26%。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一般露地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
2、密度:行距65厘米,株距35~40厘米,每穴播種2~3粒,保苗1~2株。
3、施肥:以基肥為主,結合整地,每公頃施30000-40000千克腐熟有機肥做基肥,以二銨做口肥(用量)。
4、栽培管理:最好選擇土層深厚、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秋翻地,實行輪作。出苗后及時中耕除草。
5、病蟲害防治措施: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生物防治可用1%的武夷霉素水劑150~2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用0.15%梧寧霉素(四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100萬單位新植霉素粉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病害。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斑潛蠅、蚜蟲;用10%的瀏陽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1%苦參堿水劑600倍液,噴霧防治螨類害蟲。化學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1000倍液或50%嘧霉胺8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8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7~10天用藥1次,藥劑要交替使用,連續防治兩三次。薊馬、蚜蟲和白粉虱,可使用噻蟲嗪/啶蟲脒/呋蟲胺等搭配10%吡丙醚1500—2000倍噴霧,每隔7~10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兩三次。
認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吉林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指南-菜豆》,通過認定。適宜吉林省各地區露地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