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水稻
審定編號:桂審稻2025134號
品種名稱:桂野粉
申 請 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廣恢998/Y240-1(9311/PY3)
特征特性:感溫秈型常規水稻品種。全生育期早稻平均123.0天,比對照柳沙油占202長0.8天;晚稻平均110.6天,比對照柳沙油占202長1.8天。株型集散適中,分蘗力中等,葉姿中后期上舉,劍葉長直、不內卷,葉色綠,葉枕、葉緣、葉鞘綠色,倒二葉姿態直立,葉舌長度長,葉舌形狀二裂,后期熟色轉色好;莖桿粗,柱頭、穎尖均為白色,穗姿態強烈下彎,穗二次枝梗多,穗分枝姿態半直立,著粒密度密,稃尖淺黃色,無穗芒;谷粒淺黃色,粒形細長,谷粒長9.8毫米,長寬比3.4。每畝有效穗數18.8萬,株高110.6厘米,穗長24.7厘米,每穗總粒數148.8粒,結實率79.8%,千粒重21.1克。抗性表現: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年度分別是6.0、4.8,穗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白葉枯病病情級別年度分別是5級、5級;抗性評價為中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米質主要指標(2024年早稻):糙米率81.3%,整精米率57.9%,堊白度9.3%,透明度1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31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5.7%,粒長6.3毫米,長寬比3.4,堊白粒率31%。
產量表現:根據廣西“特用稻”聯合試驗資料,2023年晚稻初試,平均畝產420.15公斤,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2.55%;2024年早稻復試,平均畝產444.39公斤,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5.09%;兩年試驗平均畝產432.27公斤,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3.82%;2024年早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5.42公斤,比對照柳沙油占202增產6.73%。
栽培技術要點:1、該組合屬中穗小粒型品種,株型較緊湊,分蘗力一般,最好選中高水肥田塊種植,充分發揮其增產潛力。2、適期播種,培育多蘗壯秧:早造桂南3月上旬、桂中及桂北3月中、下旬播種,適宜移栽秧齡以25天~30天或4~4.5葉為宜,拋秧葉齡3.0~3.5葉為宜;晚造桂中及桂北7月上旬、桂南7月中旬播種,適宜移栽秧齡15天~20天或4~4.5葉,拋秧葉齡3.0~3.5葉為宜;每畝大田用種量:手插秧1.5~2.0公斤、塑盤育秧1.5~2.5公斤,手插秧每畝秧田播種量15公斤左右。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一般中等施肥水平建議插(拋)植1.7~2.2萬穴,2~3粒谷秧,畝插基本苗8萬苗左右。4、肥水管理:應重視早施重施分蘗肥,增施磷鉀肥,不偏施氮肥,適時補施穗粒肥。中等肥力田畝施純氮11公斤-13公斤,氮、磷、鉀的比例1︰0.9︰1.1。前期施肥量占總肥量80%~90%。生長前期淺水灌溉促分蘗,移栽后20~25天爭取總苗達到預期最后有效穗的85%左右,即可露曬田,抽穗保水層,齊穗后干濕交替到黃熟,適時露曬防倒伏。5、加強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廣西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中、桂北和桂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在桂北稻作區作晚稻種植應在6月25日前播種;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