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中生1號
申請者: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
品種來源:上海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引進種質資源KNV000201。
特征特性:屬不結球型生菜,從定植到收獲45天左右,葉叢半直立,成熟葉深紫色、闊菱形、深裂、先端鈍尖、質地軟、薄,葉面泡狀、葉緣波狀程度弱,平均株高23.2厘米、株幅38.4厘米、單株重154.1 克。
品質:干物質含量6.9%,可溶性糖1.4%,抗壞血酸24.1毫克/100克,粗纖維0.9%。
抗性:田間表現抗霜霉病和菌核病
產量表現:2021~2022年兩年多點試驗平均產量1284公斤/畝,比對照橡葉紅增產55.9%。
栽培技術要點:露地栽培技術要點:①氣溫。喜冷涼氣候,種子發芽最適溫度20℃,適宜生長溫度10~20℃。②播種育苗。適宜育苗移栽,穴盤育苗畝用種量15克左右,大田苗床育苗用種量加倍,苗期25~30天。③整地及定植。土壤深翻,每畝撒施15-15-15復合肥50千克,隨土壤旋耕混入做底肥。宜選擇涼爽陰天定植,株行距25~30厘米×25~30厘米,每畝栽8000株左右,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④病害防治。霜霉病和菌核病易發地區和季節應注意防治。建議定植后視具體情況及時進行防治。⑤適時采收。營養液栽培技術要點:①育苗。育苗海綿純水充分浸濕后置于育苗盤,種子播于海綿孔內,育苗盤加蓋透光保濕蓋,進行12小時避光催芽后,轉入育苗苗床正常照光。育苗室溫度18~20℃。5天后移走保濕蓋。6天時進行營養液灌溉,電導率900~1000毫西門子每米,pH值5.5~6.5。②定植。2~3片真葉時,選擇根系長度大于5厘米且健壯的幼苗定植于栽培板。③管理。白天溫度保持在20℃左右、夜間15℃左右。④適時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區秋冬季節露地或大棚種植;水培適宜性好,亦適宜溫室和植物工廠周年生產。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不適宜極端高溫季節種植。建議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先開展試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