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 川糯麥1456
申 請 者: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荃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種 者: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 06008/西南161 (白粒) //川07005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8.0天,比對照品種川麥42熟期晚2.0天。幼苗半直立,葉片略寬, 葉色黃綠,分蘗力較強。株高75厘米,株型較松散,抗倒性較好,整齊度好,穗層整齊, 熟相好。穗長方形,長芒, 紅粒,籽粒半硬質、飽滿。畝穗數27.2萬穗,穗粒數45.5粒,千粒重38.4克。抗病性鑒定:高感赤霉病,高感葉銹病, 中抗白粉病,慢條銹病。品質檢測:籽粒容重兩年分別為791克/升、787克/升,蛋白質含量兩年分別為12.4%、11.2%, 濕面筋含量兩年分別為20.8%、 20.2%, 穩定時間兩年分別為3.4分鐘、 2.7分鐘,吸水率兩年分別為61%、 62%,最大拉伸阻力127Rm. E. U.,拉伸面積29平方厘米。支鏈淀粉含量兩年分別為98.5%、 99.1%。
產量表現: 2018―2019年度參加長江上游冬麥組區域試驗, 平均畝產359.9千克, 比對照川麥42均值增產0.4%; 2019—2020年度續試, 平均畝產364.9千克, 比對照川麥42均值減產3.6%; 2020—2021年度生產試驗, 平均畝產368.0千克, 比對照增產2.8%。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10月底―11月中旬,畝基本苗12萬―14萬。畝施純氮10―12千克,配施磷5―7千克,鉀5―7千克;重底肥,早追肥,看苗施拔節肥。播種覆土后立即進行芽前化學除草或在小麥三至四葉期化學除草。注意防治蚜蟲、葉銹病和條銹病,濕害地區抽穗揚花期及時防治赤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的貴州省、重慶市全部,四川省除阿壩、甘孜州南部部分縣以外的地區,云南省瀘西、新平至保山以北和迪慶、怒江州以東地區, 陜西南部地區,湖北十堰地區,甘肅隴南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