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者: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育種者:李志 常偉 楊亮 苗明軍 李菊 王培 楊峰
品種來源:329×0902
特征特性:早熟,播種至始收期78~83天,植株蔓生,長勢盛,分枝性強,葉掌狀深裂,綠色;主蔓第1雌花節位7~9節,主側蔓每隔2~3節出現雌花,主側蔓均可結果。商品瓜皮綠白色,不規則條形與點突瘤相間,果實長棒形,光滑順直,尾部較鈍,長25~35厘米,橫徑5~7厘米,瓜肉厚0.9~1.2厘米,單瓜質量280~380克。肉質脆嫩,味微苦。
品質:維生素C含量63.8mg/100g,蛋白質0.974%,可溶性糖0.48%,粗纖維0.8%。
抗性:中抗白粉病和疫病。
產量表現:2017~2018年連續兩年多點試驗平均前期產量1473.3公斤/畝,比對照早玉苦瓜增產15.1%,兩年平均總產量3330.3公斤/畝,比對照早玉苦瓜增產13.3%。
栽培技術要點:①采用營養杯育苗移栽,株行距0.75×0.40米,每畝栽植2200株左右;深施重施底肥,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1000~20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鉀肥20公斤。②一般商品瓜在八成熟時采收,在開花后18~22天采收,采收標準以果實瘤狀物中等飽滿,果皮色澤呈本品種典型顏色即可。③苦瓜生育期間主要病害有疫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蟲害有蚜蟲、螨蟲、瓜實蠅、根結線蟲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省內川東、川西、川南苦瓜主產區。早春設施栽培于1月中旬至2月中旬播種,露地栽培于2月底至3月中旬播種,秋季大棚避雨栽培播期為6月中下旬。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品種缺陷:白粉病和疫病抗病性鑒定均為中抗。防范措施:①采取避雨栽培,遇連續雨季易發病時期,應注意通風排水;②及時采取化學藥劑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