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華中農業大學用“WG-16F-2-1-3-3”作母本,“66-2-1-1-3”作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甘藍品種。2015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菜2015004。
品質產量:品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維生素C含量260.7毫克/千克。2011~2014年在武漢、宜昌等地試驗、試種,一般畝產5000公斤左右。
特征特性:屬早熟品種,武漢地區從定植到成熟60天左右。株型較直立,株高30厘米左右,植株開展度60~70厘米,外葉10片左右,有少量蠟粉。球形扁圓,球色綠,球形指數0.5左右,中心柱與球高比值0.5左右,結球較緊實,心葉淺黃色,單球重2公斤左右。對霜霉病、黑腐病的抗(耐)性較好。
栽培要點:1、適時早播,合理密植。平原地區秋季栽培7月中旬播種;高山地區栽培4~6月播種。6~7葉期定植,每畝定植3000~3500株。2、科學管理肥水。底肥一般畝施復合肥70公斤左右,追肥忌偏施氮肥。中后期注意控制田間水分,以防裂球。3、注意防治黑腐病、霜霉病、病毒病和菜青蟲、蚜蟲、菜螟、跳甲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平原及高山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