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農業部官員:保護農業知識產權,激勵農業科技創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7-28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240
 

來源:農業部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中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系列訪談,我們很高興請到了三位嘉賓,分別是農業部黨組成員張玉香,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石燕泉,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局長程金根。你們好。

  嘉賓:

  大家好。

  主持人:

  我們看到這次專項行動將農業作為重點領域,將種子作為重點產品,將保護植物品種權作為重點內容,所以首先我們想請問一下農業部是如何圍繞這些重點部署和安排工作的?

  農業部黨組成員張玉香:

  去年11月5日國務院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我部高度重視,韓長賦部長對農業系統開展專項行動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部內有關司局、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通力協作,把專項行動的重點產品放在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上,把重點區域放在糧食主產省和農資集散地,通過專項行動為2011年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提供有力保障。2010年11月中旬,我部下發了《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強化水稻玉米品種真實性鑒定,重點打擊套牌侵犯品種權的行為。隨后全國28個省(區、市)農業部門按照我部要求制定了相應方案。期間,危朝安、張桃林、陳曉華副部長多次出席相關會議,組織發動專項行動各項工作。各級農業部門加強源頭治理、規范生產經營,加大市場監督、嚴打侵權假冒,廣泛宣傳造勢、營造良好環境,不斷將專項行動推向縱深。今年2月以來,我部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批示精神對春耕期間的專項行動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再安排,聯合公安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8部門召開2011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結合專項行動,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增強打擊假種子、假化肥和假農藥的力度。

  一是強化源頭治理。組織全國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種子經營許可證進行了全面清查,共注銷了947個企業的種子經營許可證,并責令2027個不合格企業整改;開展了種子生產許可證證后監督,重點督查未經品種權人許可、發放授權品種生產許可證的情況,撤銷、收回種子生產許可證470余個;對市場進行了全面檢查,共抽取種子樣品3.8萬份,發現了假冒侵權企業450余家,約談警誡了其中的300多家企業,吊銷了19家企業生產經營許可證,近期啟動立案執法程序50余起。

  二是召開種子執法現場會。專項行動期間,我部還分別在湖北黃岡、甘肅武威、湖南長沙舉辦了全國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執法現場會,公開滅活專項行動以來收繳的一大批侵犯假冒偽劣種子共計100余噸,銷毀侵權包裝物,價值近200萬元,現場處罰一批違法企業。

  三是集中力量查處侵犯品種權案件。據不完全統計,專項行動期間,我部共查處了侵犯品種權案件117起,涉案種子達200萬公斤,案值3000余萬元。

  主持人:

  剛才你也提到了成效不錯,能不能具體說說這個成效?

  張玉香:

  我用一些數據來說明具體成效。各級農業部門出動執法人員56.7萬人次,檢查農資企業36.3萬家次,整頓農資市場8.9萬個次,立案7106起,搗毀窩點266個,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08起,查獲假劣種子、化肥、農藥1610.8萬公斤,貨值2億元,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7億元;查處了侵犯品種權案件117起,涉案種子達200萬公斤,案值3000余萬元。這些工作主要涉及我們種子是個重點了,各地普遍反映,這次專項行動既打雷、又下雨,震動大,有效遏制了農資領域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假售假行為,確保了春耕生產農資的安全,為今年糧食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主持人:

  這一組數字說明我們的效果很好,很顯著,我們也想問一下今年農業部在農資打假方面的措施有哪些?我們的成效如何?

  張玉香:

  今年農資打假重點是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嚴格農資產品市場準入。繼續依法嚴格審查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資質,對無證無照生產經營農資的,堅決予以取締。二是狠抓農資市場監管。加大對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農機、水產苗種等重點農資的監管力度,確保農資質量。嚴厲查處生產、銷售和使用禁用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為。三是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加強對各類案件線索的排查、梳理,加大對大案要案的督查,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依法嚴罰嚴管、重罰重判制假售假和坑農害農的違法分子。去年以來,我部公布了3批共27個農資打假大案要案,最近,我們還將再公布一批農資打假的大案要案,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四是大力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著力構建農資監管長效機制,通過放心農資下鄉等措施,讓農民群眾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今年上半年,全國農業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93.47萬人次,檢查農資企業54.7萬家次,整頓農資市場13.4萬個次,立案查處假劣農資案件14380件,查獲假劣農資22818噸,假劣農機具13427臺件,搗毀制售假窩點63個,查處5萬元以上的大案要案45起,貨值859.98萬元,其中63名犯罪分子已被移送司法機關,6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共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2億元。可以說,隨著農資打假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農資市場得到了凈化,農資質量也持續好轉,農藥、飼料和獸藥的抽檢合格率分別達到86.2%、93.9%和91.5%,比上年分別提高3.6、3和4.1個百分點。據中消協統計,2010年消費者對假劣農資投訴數量比2009年下降了17.5%。

  主持人:

  假種子直接威脅到農民的生計,甚至威脅到我們國家食品的安全,政府部門在監管種子方面是如何去做的?

  張玉香:

  這個問題很重要,廣大農民也非常關心,農民如果用了假種子,可能會減產乃至顆粒無收。這不僅給農民帶來經濟損失,也直接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甚至影響社會的穩定。對種子問題,我部一直高度重視,常抓不懈。概括地說,我部采取的措施是:加強源頭治理,規范生產經營;加大市場監督,嚴打假冒假劣;加強教育引導,提升企業誠信度;廣泛宣傳培訓,提高農民識假辯假能力。近兩年,我部為了增強對種子的監管力度,還重點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品種管理,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建立市場銷售水稻、玉米品種的DNA指紋圖譜數據庫,增強各級農業部門對假冒偽劣種子的甄別能力;對已推廣的品種進行了全面清理,清退不再適宜種植或種植風險較大的品種。二是強化種子基地監管,在種子播種、收獲季節,加強對無證生產、侵權生產以及搶購套購等問題嚴重地區的巡查,進一步提高源頭治理的針對性;三是強化檢打聯動,組織協調省級農業部門在春、秋兩季開展對種子經營戶銷售產品的扦樣、檢測,冬季開展對種子生產企業加工產品的扦樣、檢測,對扦樣、檢測中發現的違法違規企業堅決打擊,絕不手軟;四是加強許可證后監管,組織開展企業種子生產檔案、種子經營檔案的監督檢查。

  主持人:

  看來種子監管在我們農業部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我們想問問,假劣的農藥給農民以及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危害,政府部門在這方面如何加強監管的?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局長 程金根:

  農藥這個問題這些年來引起了廣大的消費者的關注,應該說農藥也是一個重要的投入品,它對現代農業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它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數量安全和質量安全。如果農民購買到假劣農藥,一是起不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導致農作物大量減產。二是有可能由于藥害引起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甚至莊稼絕收。三是有可能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給農民造成經濟損失。四是假劣農藥的安全性存在極大的隱患,農民朋友在使用過程中,就很有可能引起中毒。五是有可能對土壤、地下水等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

  假劣農藥不但給農業生產造成危害,而且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去年,針對農藥生產、銷售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我部聯合9部門下發《關于打擊違法制售禁限用高毒農藥規范農藥使用行為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實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違法制售禁限用高毒農藥行為。

  目前,我部正積極配合國務院法制辦,對《農藥管理條例》進行修訂,進一步理順農藥管理體制,加大對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使用農藥的處罰力度。最近,我部又與工信、工商、環保、質檢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新禁止了10種農藥的生產,現在國家禁止生產的農藥品種已達33種。

  總之,我部及國務院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農藥生產、流通、銷售和使用中的問題,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監管效果積極向好。近年來,為了指導農民科學選購和安全使用農藥,我部還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兩本有關農藥的小冊子,一本講如何科學使用農藥,一本介紹國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農藥品種和如何辨識假劣農藥。

  主持人:

  接下來我想問,比如說我們的農民真的買到了假劣的農資,采取怎樣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程金根:

  農民朋友們在購買農資或者農藥的時候,農民朋友一定要有一個維權的意識,客觀來說假劣農資黑窩點的還是存在的,但量已經很小了,農民朋友一定要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種子法》和《農藥管理條例》的要求進行維權。可以采取的途徑,一是直接與經營者進行協商,提出合理的賠償要求;二是請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工商部門、消費者協會等有關部門進行協調解決;三是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司法程序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無論采取何種解決方法和途徑都要注意保全自己購買農資時的合同證據或購貨憑據,要注意向有關部門提交憑證(發票)和包裝袋、標簽等等,請經營者和有關部門到現場考察,進行現場鑒定。

  主持人:

  我們看到現在隨著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侵權行為明顯的減少了,目前一些種子不敢再門市上銷售,但是他們會以訂單或者在網上發布信息這種方式,直接賣給農民,我們想問一下我們的監管部門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 石燕泉:

  從總體上來說,目前假種子坑農的現象大大減少,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不法分子他們就走街串巷,網上兜售。為了有效打擊此類違法行為,第一,我們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要引導和教育各類市場主體不制假、不售假、不買假,廣泛宣傳農資產品真偽識別方法,提高農民識假辨假能力。關鍵是教育農民朋友不要相信那些走街串巷的,要到正規的門市買正規的種子,這樣農民他上當受騙的機率可能就會降低。第二,長期保持對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劣行為的高壓態勢,對于此類現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放松,絕不手軟。第三,提升農資執法隊伍的能力,在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把檢查的范圍延伸到田間地頭。推廣農資專業協會、技物結合、產業化龍頭企業直供等成功經驗,逐步建立“五統一”管理(統一標志、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的農資連鎖經營網絡。第四,加強與公安等有關部門的執法協作,對這類行為展開偵查,追根溯源,力爭在發現后的最短時間內端掉“黑窩點”。

  主持人:

  第一點特別重要,剛才石司長也說了,農民朋友大家盡量不要去買在走街串巷買,到正規部門去買,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有一種說法,這種具有品種權的種子的價格比較高,侵權的種子的價格比較低,社會流傳一種說法,只要農民受益,只要質量不出問題,對侵權種子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請問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石燕泉:

  這種認識是片面和錯誤的。新品種選育周期長,投入大,要成功選育一個新品種,一般需要花費10多年的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假冒侵權現象泛濫,必定會挫傷育種者創新的積極性,進而影響農業生產和損害廣大農民的利益。我國建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勵育種創新,促進農業發展”。十多年來,我部認真實施《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取得了較好成效,植物新品種權年申請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形成了有效支撐。因此,從根本上講,保護品種權與農民利益相一致。

  當前確有一些種子價格較高。為了減輕農民的購種負擔,我們將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一是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化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加快落實對種子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減輕稅負,降低種子成本。二是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提高良種補貼標準,提高農民購種能力。三是聯合物價部門加強種子價格監控,依法嚴厲查處哄抬種子價格等違法行為。

  主持人:

  還有人反映說,有些農資問題,有些是種子的案件不能得到公正有效的處理,作為上級的農業的主管部門,我們是如何去監督基層部門去進行這種執法行為的呢?

  程金根:

  近年來,我部十分重視農業執法工作,在完善法律法規、推行農業綜合執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對于你提出的問題,我們認為:一是要進一步將重大案件上報制度落實到位,進一步規范大案要案的移送工作,減少這類現象的發生。二是進一步宣傳舉報投訴電話,建立和完善網上舉報投訴平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三是加強對下級機關查處案件的檢查與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和責令改正;四是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執法人員的法律、法制教育,全面提升執法水平,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市場秩序。

  主持人:

  發展現代種業基礎是育種創新,保護植物品種權是激勵育種創新的重要手段,請問,專項行動結束后,農業部將從哪些方面進一步提升我國種業科技創新能力?

  石燕泉:

  對農作物種業而言,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是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首要目標。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國務院最近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以下措施:一是著力推進種業科研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基礎研究以公益性科研教學單位為主體、商業化育種以企業為主體的新體系,引導科研教學單位與其創辦種子企業剝離,鼓勵科研成果、育種資源和人才向企業流動。同時統籌項目資金安排,調整項目結構,切實加大對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二是著力推進種業科技組織模式創新。針對目前種業科研“小而全”、資源分散,科研與生產脫節,形不成合力等突出問題,加強統籌規劃,積極推動聯合攻關,探索建立產業主導、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科技組織模式。三是著力推進種業科研評價體系創新。修改完善種業研究支持與成果獎勵制度,健全利益分配機制,促進成果評價從重出品種、出論文向重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轉變。四是著力推進種業科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加強高等院校農作物種業相關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實習基地建設,建立教學、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機制,提升農作物種業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和造就一批緊跟世界農業科技潮流、銳意進取的種業科技領軍人才。目前我部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這些措施落實到位,進一步提升我國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同時要積極擴大專項行動的成果,繼續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激勵市場主體育種創新的積極性。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