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任鵬宇
龍虎榜登海種業[57.17 -4.53%](002041.SZ)的玉米種子主要是夏播玉米,夏播玉米銷售季節一般是當年四季度到次年的7月份。
而自6月份以來,受全球自然災害影響多地需要補種糧食,而其導致的農產品[17.70 -3.12%]價格飛漲,讓業內對種子行業的未來前景十分看好。
玉米種子的價格升勢和國家鼓勵種業政策的出臺,讓雜交玉米種子龍頭企業登海種業“浮出水面”。
自3月26日的最低價33.7元,到8月9日飆升至63.92元的高點,而近期公司股價一直在60元以上徘徊。
“國內種子行業前景最好的就是玉米種子,其次是水稻,其他種子還難以形成規模。”據一位資深業內專家透露,目前玉米種子價格正處于長期上升通道,行業利潤增長空間很大。
不過,公司的拳頭品種“登海662號”自7月上旬以來,在河南、山東等地出現大面積患病的情況,對公司的市場聲譽造成不利影響。
進入穩步增長期
2009年,登海種業的玉米種子營收占主營業務的95%以上,顯示出其主業單一的特性,與很多國內種業公司不同的是,登海種業擁有很強的研發實力。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品種的研發,目前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50多個。”公司總經理李小霞透露。
登海種業的研發實力來自于公司的創始人---公司董事長,有“雜交玉米之父”之稱的李登海。
在當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其新育成的超級玉米新品種“登海超試1號”(DH3719)達到畝產1402.86公斤,將世界夏玉米單產紀錄提高27.96%。
這個優勢已為登海種業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2009~2010年,公司進入“超級玉米”的初期銷售。 在2009年度網上業績交流會上,公司副董事長毛麗華則表示,公司已進入一個穩步發展時期。
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在于其具備雄厚的雜交玉米育種能力,其“超級玉米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開發”項目,已被科技部列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之一,并獲得國撥科研經費合計1505萬元。
此外,登海種業與世界上最大的種業公司---先鋒種業公司(杜邦子公司)組建山東登海先鋒種業公司主銷產品先玉335是公司業績最大的貢獻品種,這是源自美國的優良玉米雜交種,正處于推廣的成熟期。
2009年登海先鋒銷售先玉335達1502萬公斤,2010年一季度銷售先玉335達1000萬公斤。
2009年9月份登海先鋒在酒泉基地的第四期種子加工工廠擴建完工,使得公司的產能達到2250萬公斤。
不過,由于中國玉米種業市場化剛剛起步,市場分割嚴重,中短期內供過于求將成為常態。
登海種業董秘原紹剛也承認,目前公司在國內種子市場的占有率并不高。
7月31日,登海種業公布了2010年中期業績快報,預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4.87 億元和1.48 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48%和129%(EPS 為0.84 元),維持了一季報的增幅。
據悉,登海種業今年抓住行業機遇大幅擴張了產能規模,預計公司2010 年玉米種制種面積達13 萬畝以上,同比增幅達70%以上。
從公司主要產品來看,先玉335品種 2009 年全國推廣面積超過了2000萬畝(包括敦煌先鋒)。同時,先玉335 今年的制種面積達6.5萬畝,銷量預計達1900萬公斤。
登海種業自有的“超試”品種也表現不俗。
公司有超試3 號、5 號、6 號、7號等多個品種在新品種認定過程中。華泰證券[14.01 -3.84%]預計,“超試”系列今年的制種面積及產量將分別達到5.5 萬畝和2000 萬公斤。
對于未來的玉米種子市場,業內預計2010~2015年,其復合增長率約為8%,對應的玉米播種面積達4.5億畝,需種量約為11.25億公斤。
據前述專家介紹,良種生命周期呈現“倒U形”,周期長短大約8~10年。
目前,“鄭單958”優勢明顯,近兩三年的推廣面積仍將居首位,但已進入盤整下滑階段;而“先玉335”處于上升期,近兩三年的推廣面積將放量上升。
遭遇“發病”危機
就在公司發力搶占市場的關鍵時期,登海遭遇發病危機。
7 月上旬,河南新聞網報道稱,杞縣大莊村玉米發病面積達300余畝,其中患病的玉米大部分品種是登海662;另據報道,登海662玉米目前在山東、河南部分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粗縮病。
超試662號是登海種業“超試系列”的拳頭品種之一,2010年是市場導入的第一年。
據悉,登海662今年以宣傳超高產為營銷核心,許多農民大量購買進行試種,主要是沖著登海種業的品牌及662的高產目標而來,結果沒想到發生了粗縮病,部分地區一旦發病 產量將大幅下降甚至絕收。
齊魯證券分析師孫國東分析,農民次年購買該新品種的積極性將取決于今年大田種植的產量,如果粗縮病大范圍蔓延并影響最終產量的話,將對登海種業明年超試系列品種的實際推廣效果造成嚴重的負面沖擊。
孫國東對《投資者報》說:“登海種業三季度面臨階段性估值過高、登海662是否能經受8~9月份的病害考驗、假冒偽劣種子的沖擊等三大考驗。”
而三季度高發病階段可能的不確定性風險,或將使得超試系列種子未來銷售推廣低于市場預期,進而引發公司業績向下修正的風險。
種子研發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風險高的項目,一個好種子的培育有可能需要10~20年的時間。中國很多種企所謂的新品種,都是在他人成果的基礎上稍加改造形成的。
雖然登海種業玉米種子前景看好,但即便以2010年中期超預期的業績來看,公司70倍以上的市盈率仍顯偏高。而7月份“登海 662發病事件”表明,未來公司的增長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投資者須謹慎對待。
登海種業曾參與國家“863”項目“轉基因技術培育優質玉米自交系及雜交種”,具有玉米轉基因研究的科研基礎,公司募資項目“生物工程技術育種中心項目”也將采用轉基因技術對玉米進行研究育種工作,這也為登海種業戴上轉基因概念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