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電視臺公共頻道
齊魯網訊 眼看就到小麥收割時間了,可是萊陽市譚格莊鎮前解格莊村的村民是怎么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去年他們使用了村委會提供的小麥種子,現在卻出現了大面積減產的問題。
村民趙忠亮對記者說自己的地往年一畝產得八九百斤小麥,“今年用了這個麥種也就一二百斤,我們農民虧大了。一畝地除了費用,得賠上二三百塊錢。”按照村民估算,全村約有140畝地使用了村委會要求使用的麥種,按每畝地減產300公斤計算,一季小麥減產達42000公斤。
村民們講,其實他們原本不想選村委會要求的麥種,因為之前他們曾有過教訓。村民遲建文說自己2007年種的村委會提供的小麥種子,不如自己的麥種長得好。村民們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村委會要求的麥種,他們也是被逼無奈。因為去年10月份,村委會下通知說,他們提供的小麥種子,村民們必須購買,如果不使用這批種子,就拿不到小麥補貼。
按照以往的經驗,村民們每季收完麥子,都會把一批長勢不錯的麥子留作下季的麥種。但由于去年村里有了規定,不使用他們提供的麥種就不給小麥補貼,誰曾想,使用了村委會推薦的麥種,卻出現了這樣的結局。小麥補貼本是國家的惠民好政策,怎么能把小麥補貼和購買小麥種子掛起勾來呢?現在小麥出現了嚴重減產問題,誰又該為村民們的損失負責呢?
萊陽市譚格莊鎮黨委書記孫光元說:“如果確實是他的麥種問題,咱就找他。”村民們的損失怎么補償,這位孫書記并沒有給出明確答復,而是讓一位副鎮長就把村民領到了鎮農機站。對于村民們提出的鎮政府強行推廣麥種的問題,譚格莊鎮政府予以矢口否認。就在上訪村民剛走出鎮政府時,前解格莊村村支書隋京東打來電話,說鎮領導讓他問問到底是哪些村民去鎮政府了。
記者了解到,前解格莊村使用的小麥種子是萊陽市農業局推廣的。萊陽市農業局農技站李站長說這些種子是是省里招標統一推廣。而推廣與補貼掛鉤則是村里的“操作問題”。
按照這位李站長的說法,使用這種麥種的鄉鎮還不少,至于會造成多大的損失記者尚無法統計。而《山東省2010年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明確規定,要尊重農民選擇良種的權利,不得采取強制手段干預農民自愿選種。
對于此事,記者采訪了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張清津所長。張所長認為:良種選擇完全是一種市場行為。現在任何單位包括政府,都不能用行政手段推銷商品,因為購買商品是任何一個公民基本的自由權力。拿不到補貼,(鎮)政府是違法的。如果說你沒有選擇他的糧種,他不發給你補貼的話,你可以起訴他,他這是一種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