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若想消除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莫名恐懼,最好是讓公眾和它“親密接觸”---了解什么是轉基因食品,體會如何檢測轉基因食品。記者日前從上海院士中心主辦的第43期院士沙龍上獲悉,上海將建設首個以轉基因為主題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可望于今年底對外開放。該基地的核心實驗室,設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國家轉基因分子特征驗證測試中心。
據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大兵介紹,參觀者可以進入互動實驗室參與一些轉基因產品測試過程,如采用一種新發明的快速檢測方法,可檢測除油和糖以外的各類農作物加工產品究竟有沒有轉基因成分。所需材料并不復雜:使用改造過的一次性注射器以及一些溶液,將被檢測食品搗碎,從中快速提取DNA,然后讓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四五十分鐘僅憑肉眼就能知道檢測結果:析出物變成綠色,說明被檢測對象是轉基因產品;如保持原色,則不是轉基因產品。
對于農作物的種子,目前國內外在進行轉基因成分測試時候也可以用更簡便的特殊的試紙條檢測方法,5~10分鐘就能測出結果。張大兵告訴記者,不少快速檢測轉基因的方法,在新建的科普教育基地中都能獲得體驗。
這一以轉基因為主題的科普教育基地,規劃占地15畝,位于上海交大閔行校區,目前已進入土地平整階段。建成后,它將形成“核心實驗室+一系列科普展示和互動體驗設施”的格局。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當前全球性熱點問題,我國農業部和質檢總局成立了40多家和30多家相關的實驗室,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加以檢測、分析和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