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種子問題調查:農民、種子公司各有自己的“良補賬”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2-21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485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種子問題調查 政策篇(二)

  “寧要一斗種,不要一斗金。對我們農民來說,良種補貼當然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對種植大戶來說,直接供種成本便宜了不少。但是,到哪家種子公司買,農民卻不能自己定。” 10月20日,記者采訪安徽省阜陽市穎西區種糧大戶葛浩新時,他正開著旋耕機在深翻麥地。

  每畝補貼10元折合16斤種子,種了不夠

  2002年,國家首次對東北大豆實行良種補貼,到今年已經擴展到主要農作物,其中,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在全國31個省(區、市)實行良種補貼全覆蓋;大豆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4個省(區)實行良種補貼全覆蓋。補貼的執行標準為早稻10元/畝;中晚稻、棉花15元/畝;小麥、玉米、大豆10元/畝。補貼方式是水稻、玉米直接補貼,小麥、大豆、棉花可以直接補貼,也可以售價折扣,具體方式由各省自行確定。

  “千算萬算,不如良種合算。種子好壞當然重要。去年我種的‘皖麥50’表現很好,今年我種了600畝,而且這個種子在良種補貼范圍內,對我們種糧大戶來說,買補貼種子確實省了一筆錢。但指定的品種就那么幾個,大戶不能就只用那幾個品種,東邊不亮西邊亮,種地的人都知道,在沒收到倉庫之前,你根本不知道哪個品種好,去年好今年未必就好,雖然有的品種沒有補貼,但我家還是買了,多選幾個品種放心。”葛浩新對記者說。

  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他家秋季1000多畝小麥選了8個品種,6個在良種補貼范圍內。“有補貼當然好,今年小麥種子市場價1.59元/斤,補貼價只有0.96元/斤,一畝補10元,600畝就省6000元,對種糧大戶來說,省了不少錢。”葛浩新說。

  因為按照安徽統一招標供種要求,一村一品,也就是每個村集中一個品種,每個鄉鎮原則上只允許上報3至5個品種,像葛浩新這樣上千畝的種良大戶為了減少風險同時又要照顧多個品種需要,寧愿全額買一部分沒有納入補貼范圍之內的種子。

  “肯定不能照顧到每家每戶的需要,這是正常的。但最不放心的是供種量不夠。”葛浩新說。

  “國家每畝補貼10元,是按畝數計算補的,也是為了實際操作方便,但補貼是折合成斤數補的。比如按上面市場價1.59元/斤,補貼價0.96元/斤,折合每畝補貼種子16斤,也就是16斤價格按0.96元/斤計算,超過部分按1.59元/斤,但實際上,即使是小麥高產攻關示范區,每畝都必須撒20斤以上,一般散戶家庭每畝要播30斤以上,16斤肯定不夠。”

  葛浩新家每畝撒了25斤麥種,其中9斤種子只能按市場價在種子公司買。“關鍵是這個買法很有講究,種子和其他東西不一樣,不能一塊田種兩樣,必須買同一品種同一批次,否則長出來的苗可能都不一樣,你必須在同一家公司一次買足,不想買都不行。”

  農民們告訴記者,他們選擇統一供種的理由很簡單:雖然品種少沒有挑選的余地,自己想種的品種不在上面,但不買就享受不到10元補貼,種子品種很多,農民也不知道哪個好,政府推薦的總歸放心,因為,出了問題可以找政府。

  中標的不一定是良種

  2008年4月19日、25日、30日,安徽省蕭縣種子協會代表數人三次到省城合肥上訪;5月6日,蕭縣種子協會再次組織61人浩浩蕩蕩赴合肥請愿,宿州市光彩城83家種子企業(簽名)代表19人也聯名要求,把良種補貼資金直接發給農民。

  上訪企業的理由是,農民認可的品種不能進入良種補貼,良種補貼存在虛報浮夸和腐敗問題,良種補貼使一些中小供種企業倒閉破產。上訪針對對象主要是玉米良種補貼,目的是要求把良種補貼資金直接發給農民,由農民自由選購。這一事件一度曾轟動全國種子界。

  對于這一事件,記者采訪了當事人之一蕭縣農豐種業的張躍。他對去年的情況直言不諱:“良補前后,沒有進入補貼的公司種子銷量幾乎減少了一半,進入補貼名單的公司就那幾家,賣的種子品種都一樣,對沒中標的公司來說,等于逼著你關門。”

  “另外,搞良種補貼是好事,種子企業和農民都擁護。問題在于,什么是良種?品種都是你政府審的,現在中了標就是良種,說不過去。”張躍說。

  “原則上說,所有種子品種都是經過國審(即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和省審(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按照《種子法》規定,經過審定的種子就是良種,只要沒有被淘汰,是良種就應該享受同等待遇,何況良種補貼要求的‘良種’,并沒有特別規定一定要達到什么標準,從良種中定良種,難以自圓其說。”安徽省種子協會秘書長李愛青對記者說。

  種子公司反對目前的良種補貼政策,除了不公平外,他們還認為,有效招投標可以抑制種子價格過分上漲,也可以抑制中間環節層層加價,還可以嚴把公司準入關。但是,對于農民而言,種子的品質和質量作用顯然大于價格,農民更在意的是種子品質,用招投標方式選定種子品質實在牽強附會。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