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Tetramoera schistaceana Snellen 異名Argyrop10ce schistaceana Snellen 鱗翅目,小卷葉蛾科。別名甘蔗小卷葉螟。分布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福建、浙江、云南等省。 寄主 甘蔗。 為害特點 與二點螟相似,苗期形成枯心苗,生育中后期蛀害莖部,影響生長或倒折。 | |
|
|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5?9mm,翅展5?8mm,深灰褐色,斑紋復雜。復眼大,具青藍色光澤。前翅中央具一Y型黑斑紋。后翅暗灰色。卵長1.2mm,扁橢圓形,白色至乳黃色,近孵化時現赤色斑紋。末齡幼蟲體長22mm,淺黃色,頭赤褐色,前胸背板黃褐色,兩頰生有楔狀形黑色紋,胸部、腹部背面具沈狀小突起,突起上有毛。蛹長8?12mm,黃褐色。 生活習性 廣東、廣西年生6?7代,海南、臺灣7?8代,無明顯休眠期。世代重疊,終年為害。廣東珠江三角洲3月中下旬成蟲產卵,5月迅速增加,6月進入產卵盛期,7月中下 |
|
旬漸減,8?10月很少,11?12月卵量又趨回升,田間出現枯心苗。廣西全年可見6?7次高峰,其中3?6月發生量大,為害宿根蔗和春植蔗的蔗苗。福建則于8、9月出現2個為害高峰,為害相當嚴重。成蟲白天棲息在蔗葉上或葉鞘處,黃昏后活動,午夜1?3時交尾。雌蛾把卵產在蔗株基部60cm處以下,苗期則把卵產在葉片或葉鞘上,拔節剝葉后多產在蔗莖表面。幼蟲喜在中午孵化,初孵幼蟲下爬潛入葉鞘里,逐漸下移從蔗芽或根帶處嫩的部位侵入或為害,把芽眼吃空。老熟幼蟲在蛀孔處做繭化蛹。天敵有黑卵蜂、姬蜂等。 防治方法 參見甘蔗二點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