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楚網消息(黃石日報)(記者 梁堅義 通訊員 張永勝)14日,陽新荊頭山農場農工嚴萬正熟練地往田里撒播太湖糯種子。老嚴說:“要不是農場幫忙,今年的收入就完了。”
像嚴萬正一樣,連日來,荊頭山農場200多種糧戶在抓緊搶種4000多畝太湖糯。荊頭山農場種植太湖糯有10多年的歷史,種子一般都由農工自留。10天前,種糧戶們對種子進行催芽,誰知道,自留的太湖糯種子發芽率不足10%。這等于全場有4000多畝太湖糯無種可播。
是種子問題還是氣候問題?這一現象,讓全場200多種糧戶慌了神。種子損失,影響收入不說,同時今年的糧食訂單無法兌現。
“農工的事就是我們的事。”農場黨委接到農工的告急之后,發出了動員令,號召干部主動出擊,幫助種糧戶求購種子。主管農業的副書記陳若濤與農技人員一起上省城、到安徽。僅4天時間,農場干部為種糧戶求購回太湖糯種子2.5萬公斤。
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種糧戶科學催芽、精心管理,終于催出了粉嫩嫩的芽兒。一些種糧戶喜極而泣,紛紛稱贊“關鍵時刻還是黨員干部靠得住!”
目前,荊頭山農場農工們正在搶晴播種,農技部門也對種子發芽率問題展開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