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玉米顆粒歸倉的好時節。連日來,廣西馬山縣玉米制種基地陸續開機采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全縣1.5萬畝玉米制種迎來豐收季。
記者走進古零鎮樂平村水錦屯玉米制種基地,大型玉米收割機來回作業,一排排玉米植株連稈帶穗被卷入收割機,摘穗、初步剝皮、秸稈粉碎一氣呵成。
該玉米制種基地由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廣西馬山縣壯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體規劃制種面積1500畝,分兩期完成。基地采用“種源+技術+土地”合作模式,由一方公司提供玉米種源、制種技術和定價回收產出玉米種子,另一方公司則提供土地和管理,雙方取長補短,共促發展。
“基地總產值400多萬元,發展前景很可觀。”廣西馬山縣壯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藍鸞英說。
目前,基地一期玉米制種已完成670畝,土地流轉涉及農戶497戶。為確保制種玉米順利采收,基地每天從古零鎮各村屯招募約100人務工。“基地通過土地租金、務工工資、入股分紅等方式,每月為農戶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基地負責人表示,基地將繼續擴大制種規模,預計至2024年達1500畝,每畝年產值3200元以上。屆時,將輻射周邊鄉鎮農戶參與制種逾5000畝,帶動周邊600多戶1800多名群眾增收致富。
馬山縣引進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與該縣政府平臺公司合資成立廣西兆豐年種業有限公司,成為加快推進該縣玉米制種產業的骨干力量。同時,縣平臺公司出資投資建設玉米制種配套烘干廠,完成“種業平臺+種業基地+加工”全鏈條建設,具備服務1萬畝玉米制種產量的配套烘干能力。
此外,“科創中心+平臺公司聯合體”項目——馬山縣現代種業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二期)正穩步推進中,計劃建設5000畝玉米制種示范基地,以提高全縣制種基地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
目前,馬山縣已成為廣西制種玉米的重要產區之一,被認定為自治區雜交玉米制種大縣。下一步,馬山縣將持續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廣西農科院等科研院校聯合開展種業科技研究、技術人才培養,與科研院所、種業企業合作并聯合申報更多種子科研項目,鼓勵龍頭企業積極承擔關鍵核心技術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