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專家一行,來到位于張家口市察北管理區的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張家口綜合試驗站,開展飼用小黑麥新品種區域試驗田間考察及旱作雨養栽培種植模式調研。
專家們實地查看了不同品種飼用小黑麥生產技術表現,就飼用小黑麥品種選擇、栽培技術、種植模式及收獲加工技術等方面存在的關鍵技術進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在冀西北非基本農田旱作雨養發展飼用小黑麥,既可以提高飼草產量,還具有明顯的生態效益,飼用小黑麥新品種及旱作雨養種植模式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專家們希望繼續加強崗站、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發揮團隊技術優勢,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積極開展飼草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持續助力北方農牧交錯帶飼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加此次田間考察的專家分別為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種子擴繁與生產技術崗位專家、農業農村部牧草與草坪草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毛培勝教授,農業農村部牧草資源與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飼草育種與栽培團隊首席科學家、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苜蓿育種崗位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草業學科主任楊青川研究員,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衡水綜合試驗站站長李源博士,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副所長、原衡水綜合試驗站站長劉貴波研究員等。張家口綜合試驗站團隊成員徐占云教授、郭郁頻副教授參加并詳細介紹各方面的情況。
據悉,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張家口綜合試驗站技術依托河北北方學院,擁有1000余畝示范基地,基礎設施完善,各類機械設備齊全,能滿足科研人員科學研究、試驗示范等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