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復系的開發和利用、推進雜種優勢利用技術體系的創新發展,2019年5月25日,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并邀請湖南省農科院副院長鄧華鳳研究員任組長,農業生物多樣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農科院、云南省種子管理站等省內外水稻專家組成鑒定組,對云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創制的四個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復系(云嶺314FS,云嶺317FS,云嶺318FS,云嶺319FS)進行現場鑒定。

專家組聽取了云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陳麗娟所長介紹雌性核不育恢復系選育過程和相關技術體系研發進展,審閱了有關材料,調查了元陽現場。

現場考察結果:四個水稻雌性不育恢復系,群體一致性好,再生習性強,株高適中,田間生長清秀,分蘗力強,不育性穩定,開花期雄性器官發育正常,花藥肥大,散粉正常,花粉量充足,花粉可育率90%以上。成熟期稻穗完全不育,天然自交和異交結實率為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達100%,具有較高的配合力。
專家組對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復系的創制給予充分肯定,水稻雌性不育恢復系可在雜交水稻種子生產中作為理想的花粉供體,由于自身完全不結實,不用單收父本,有利于制種時機械化收割,提高了種子純度,降低了制種成本。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復系的創制為作物雜種優勢利用提供了新方法,該研究創新性強,綜合技術水平居國際領先。
專家組希望 “雌性不育型雜交水稻”原創性成果早日應用于生產,造福世界人民,并對加快該技術應用和產業化開發的生產關鍵技術研究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