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種植的松玉419玉米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高志華)還有一個半月就是玉米收獲的季節,可和林縣盛樂鎮古力半村、郭寶營村、一家村村民李連偉等人卻高興不起來。他們今年選擇了吉林市松花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松花江種業)生產的松玉419玉米種,所種的1400畝玉米卻嚴重減產……
8月16日,記者來到盛樂鎮古力半村李連偉等人的玉米地。李連偉隨手將玉米皮撥開,一邊撥一邊說:“不要挑,隨便扒,你看,百分之四五十是禿尖的,還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根本就沒有玉米粒……”李連偉是盛樂鎮古力半村村民,他今年種了500畝松玉419玉米。
在郭寶營村,5位村民種的700畝松玉419玉米與李連偉的情況一樣,玉米不是沒有粒就是禿尖。據村民講,今年4月份至5月初,他們在呼和浩特市南二環玉泉大廈的呼和浩特市蒙田種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田種苗公司)購買了玉米種子,當時銷售人員極力推薦松玉419玉米種,稱松玉419玉米種產量高,每畝能產玉米2000多斤。李連偉等人就買了松玉419玉米種,盛樂鎮古力半村、郭寶營村、一家村7戶村民共播種松玉419玉米種1400畝。
李連偉說,他們幾戶種松玉419玉米種最早的是4月25日,其余還有5月1日,他的是5月7日播種,最晚的是5月25日。一開始,新種子沒有任何異樣,玉米長勢與其他品種的玉米長勢一樣。8月初,他到地里看了一下,發現一些玉米只長穗,個頭很小,他就扒開一些玉米皮,發現玉米禿尖嚴重,有的根本沒有玉米粒。因為玉米長得不飽滿,他今年的希望幾乎全毀了。于是,他聯系了附近村其他幾戶種松玉419玉米種的農戶,到地里一看,和他的玉米地里的情況一樣。
記者從李連偉等人保存的松玉419玉米種包裝袋上看到,該包裝袋引種編號為(蒙)引種【2017】第二號,也就是說,松玉419玉米種是2017年通過審定在內蒙古地區推廣種植的品種。該包裝袋還標明松玉419品種玉米播種時間應為4月下旬至5月中旬,而李連偉等人也是在這個時間段播種的。隨后,幾位村民領著記者又查看了郭寶營村幾塊種植的其他品種的玉米地,記者發現,玉米長勢都很好,個頭大不說,而且顆粒飽滿。
采訪時,種植松玉419玉米種的農戶對記者說,當時覺得這是好種子,產量特別高,現在倒好,產量沒上去反而賠了。他們找到蒙田種苗公司,一名技術人員來后看了看,說種子沒有問題,是由于氣候原因和種植密度大,導致授粉不當引起減產。“為什么其他品種玉米種子沒有問題?知道不適應為什么還賣?”李連偉等人說,“我們當時就問該技術人員,他并沒有作出回答。播種之前,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這事兒,更沒任何人對我們進行過相關的培訓、指導。緊鄰的兩塊地,別的玉米種成長正常,而這塊地出了問題,很明顯是這個種子有問題。我們幾家東拼西湊,投了數十萬元,辛辛苦苦下來,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虧了本。”
當日下午,記者撥打了松玉419玉米種子的銷售商蒙田種苗公司負責人范錦珊的電話,他對記者說,松玉419玉米種子在呼和浩特市地區已經銷售3年了,今年僅呼和浩特市周邊就種植了3萬多畝,都沒有出現古力半村那樣的情況。通過公司技術人員的現場查看,李連偉等人種的玉米有30%左右沒有授粉,原因可能是這些農民超出了種植季,即種植時間在5月10日后。因為種植晚了,正好趕上高溫、多雨等不利的天氣情況,影響玉米正常開花授粉。“8月20日公司(松花江種業)正好有個會,會議結束后,也就是21日或22日,我會和松花江種業相關專家到現場查看,到時才能具體分析玉米減產的原因。”范錦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