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作為油料作物,經濟價值高,通常種植花生的地塊,多為重茬地,連年種植,土壤病菌累計量大,各種病害發生嚴重,對花生的品質和產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苗期的根腐病,中期的褐斑病,中后期的白絹病為害最嚴重,且較難防治。
花生苗期的根腐病對花生影響最大,由于本病發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維管束,使病株根變褐腐爛,維管束變褐,主根皺縮干腐,形似老鼠尾狀。常引起根腐、苗枯,影響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病株地上部表現矮小、生長不良、葉片變黃,終致全株枯萎。
花生褐斑病主要為害花生葉片,也葉片上形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小斑,病斑大而色淺,葉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背面呈褐或黃褐色,病斑周圍有亮黃色暈圈。花生褐斑病重要發生在花生中期,是花生田非常普遍的一種病害,此時正值花生結莢膨果的關鍵時期,防治不及時,一般可使花生減產12%—30%。
花生白絹病是花生田近幾年為害嚴重且讓農戶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必須提前預防,一旦發生,能有效防治的藥劑極少,且效果不明顯。白絹病主要發生在花生的根部和莖基部,在附近土壤表面形成白色絹絲,發病部位成暗褐色。隨著發病部位腐爛,水分和養分不能運輸,因而病株地上部先是葉子發黃,之后整株逐漸枯死。
這三種病害的區別及防治方法:
根腐病
病株根變褐腐爛,患部表面有黃白色至淡紅色霉層,植株矮小,葉片發黃。
重茬地、地勢低土層淺、連續低溫陰雨或大雨驟晴、少雨干旱天氣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輪作。
2、花生根腐病屬于土傳病害,所以提前進行種子包衣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減輕病害,可用嘧·咪·噻蟲嗪、咯菌腈、辛硫·多菌靈、萎銹·福美雙、甲拌·多菌靈、精甲霜靈、噻蟲·咯·霜靈、萎銹·吡蟲啉、精甲·咯·嘧菌、唑醚·甲菌靈等拌種。
3、發病后用丙環唑、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烯唑醇或是這幾種藥劑的復配制劑,并加入葉面肥或調節劑一起噴施,如果此時有蟲害需添加殺蟲劑一起噴施,根據病害情況間隔7天再噴施一次,因病害主要發生在根部,在病害嚴重地塊可灌根,且發病初期防治效果最佳。
褐斑病
花生葉片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的大斑,背面呈褐或黃褐色斑。
該病菌生育溫度范圍是10-33℃,最適25-28℃。高溫高濕發病重。該病發病較早,嫩葉發病重老葉發病較。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病害嚴重的實行2年以上輪作。
3、發病初期用丙環唑、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烯唑醇、硫磺·多菌靈、代森鋅,甲基硫菌靈或是這幾種藥劑的復配制劑,并加入葉面肥或調節劑一起噴施。
白絹病
侵染病菌后在近地面的莖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絹絲,病部漸變為暗褐色而有光澤。
病菌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開始萌動,浸染花生,沙質土壤、連續重茬、播種早、種植密度過大、高溫高濕、陰雨天發病重。
防治方法:
2、春花生適當晚播。
3、提前拌種,比如多菌靈、萎銹·吡蟲啉懸浮種衣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