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栽種的甘藍,本該早就上市了,可甘藍尚未成熟便抽出菜苔,開出金黃色花朵,整整70畝甘藍地一夜之間“變”成個大“花園”,3名返鄉農民工傻眼了。5日,記者接到閬中市彭城鎮農民王玉軍打來的熱線電話,他們認為是購買的種子有問題。
傾訴“我們損失10多萬”
王玉軍、繆興昌、熊西軍3人都是四五十歲開外的莊稼漢,去年,他們分別從廣東返鄉。
“我們3人拿出打工掙的錢,承租下被村民們撂荒的土地70多畝,去鎮上買來甘藍種子,墾荒種蔬菜,苦干了幾個月,換來的卻是令人揪心的菜花兒。我們損失了10多萬元呀!”王玉軍抹著眼淚告訴記者,他們3人承租土地后,為了綜合利用土地價值,就在地里種桑樹時套種了甘藍。今年2月27日,閬中市上還召集了全市鄉鎮干部現場會,充分肯定了他們返鄉承租撂荒土地、開發農業的典型事例。想不到,卻出現了讓人傷心的一幕。
記者了解到,王玉軍3人合租土地間種甘藍,按每畝1750公斤、每公斤1元計算,他們種植的甘藍由此損失將達到12萬余元。王玉軍說,去年在閬中樂農農資連鎖有限公司農資連鎖8分店購買的優質甘藍種,卻長出了如此甘藍,他們向農業局、消協和鎮政府都反映了,希望討回一個公道。
調查種植“時間”引分歧
“種子是我從南部縣正規渠道進貨的,怎么說我賣的種子有問題?”閬中樂農農資連鎖有限公司農資連鎖8分店老板張國剛說,他是去年8月8日從南部縣某種子公司購進的甘藍種子,到貨后當即通知了王玉軍來領種,并告訴他們種植要求。記者看到甘藍種子包裝袋栽培技術中寫有“平丘地區適合播種期為7月中旬至8月20日前,移栽苗齡不能超過30天”字樣。張國剛堅稱問題出在王玉軍3人不按時間育種和移栽:“他們拖延至10月16日才移栽,買移栽時覆蓋的地膜是10月16日。”
對此說法,王玉軍3人不認同:“我們還專門詢問了張國剛,張稱沒關系。同時,在我們購買地膜時,張也并未說我們移栽時間晚了,不能再移栽等,反而還賣給我們地膜。”對于造成的10多萬元損失,王玉軍3人同稱要向賣種子的張國剛索賠。
記者采訪了農作物專家、閬中農業執法大隊大隊長、農藝師田茂元。據田介紹,初步調查“問題”有可能出在播種“時間”上。
目前,閬中農業執法大隊、閬中市消協介入調查。(陳勇)(本文來源:成都商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