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春小麥追施壯苗肥的關鍵時節,但是,流轉了680畝地的安徽省天長市萬壽鎮種糧大戶吳保才卻不用再費心勞神了。5月2日早上7點,吳保才來到自家承包地里轉悠一大圈,時不時用手扒一下松軟的泥土,看看施肥情況。“把地托管給附近的聯合社后,咱只需到地里瞅一瞅就成,不用再臉朝黃土背朝天下死力啦!”55歲的吳保才一身輕松地對筆者說。
往年這個時候,吳保才可沒這般輕松。2011年,吳保才就流轉300來畝地種莊稼了。一季麥、一季稻,整地、播種、插秧、灌溉、施肥、噴藥、收割等一套農活兒都由他兩口子領著兒子、媳婦小兩口子起早貪黑下力苦干。“就單說給小麥追肥吧,咱得忙乎小半月,每天天不亮就下地,一家人恨不得住到地里,追完肥咱得瘦上一大圈,真是累得不行。”說起這些,吳保才直搖頭。
累點還好說,其實讓吳保才心痛和擔心的還遠不止這些呢。如果買到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咋整?萬一發生大規模病蟲害,防治又跟不上可咋辦?再遇到連續陰雨、臺風等極端惡劣天氣,無法及時收獲造成大面積倒伏、減產又怎么辦?真遇上其中一種情況,一家人大半年的心血就白瞎了。
但是,隨著天長市大地農民聯合社理事長宣有林上門專門和吳保才談“合作”,吳保才時刻提著的心才算放進肚子里。
“咱們聯合社為種糧大戶提供土地托管服務,從最初的農資選購、機械整地、種肥同播、機插秧,到現在涵蓋耕、種、管、收、儲、售等環節的全程社會化服務,讓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省時、省心又省力,還節約增效。”天長市大地農民聯合社理事長宣有林向筆者介紹說,“比如說施肥植保,種糧大戶沒有大型植保機械,雇人噴藥需要增加人工開支,人工噴藥很容易造成藥物浪費,還得增加不必要的消耗。咱聯合社使用長臂自走式大型噴藥機,一天能噴260畝,噴灑均勻不過量、不浪費,避免了土壤污染,干活又快還節省成本。”
除此之外,天長市大地聯合社還組建了農機作業隊,合理定價,小麥、稻子一收下來就利用烘干機烘干,方便存儲。農活變輕松了的吳保才2015年又將土地流轉規模從300畝擴大到了680畝。
今年,吳保才交由大地聯合社托管的地塊,每畝追施肥料比傳統追肥方式少了8.83公斤,僅追肥一項就少支出1.4萬元錢。算盤打得很精的老吳初略地算了一筆賬:合作社托管之后,機械耕耙、播插以及施肥、植保、機收等成本將大幅降低,科學種植糧食產量提高,一年每畝地能多增收250多元。
“在全程社會化服務中,農民聯合社還特別注重科技推廣應用,確保服務優質高效。”天長市農經站站長范正磊介紹說,截至目前,天長市已組建、創辦農民種植專業聯合社20家,托管服務土地36.8萬余畝,實現了鎮、街道區域全覆蓋。郭樹龍陸鳳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