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著春季氣溫逐步回升,農作物病蟲陸續發生危害,各地防病治蟲工作也隨之全面展開。為推進科學施藥,提高病蟲防治效果,農業部于3月23日在廣西靈川縣啟動2017年“百縣萬名農民骨干科學用藥培訓行動”。
啟動儀式上,農業部發布了《2017年“百縣萬名農民骨干科學用藥培訓行動”實施方案》,免費發放了《安全科學使用農藥掛圖》《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培訓手冊》等資料。廣西20多個縣(市)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和病蟲防治服務組織技術骨干參加了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假農藥識別、農藥使用防護和農藥中毒搶救知識及現場操作演示等。
開展農民科學安全用藥系列培訓活動,是農業部為農民辦實事的一個重要內容。從2015年開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百縣萬名農民骨干科學用藥培訓行動”,先后在200多個縣舉辦600多期培訓班,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病蟲防治服務組織技術骨干6萬多人次。在這一活動的示范帶動下,各地農業部門累計舉辦各類植保技術培訓班3萬多期,培訓農民超過500萬人次,為增強農民安全用藥意識,提升科學用藥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農業部將深入實施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組織開展“百縣萬名農民骨干科學用藥培訓行動”。一是聚焦重點。重點培訓新型經營主體和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人、農民技術帶頭人和基層農技人員7至8萬人次,著力提升服務組織管理能力、機手藥械維修能力和農民科學安全用藥意識。二是農企帶動。聯合植保科技創新聯盟、協會(學會)和農藥(械)生產企業,計劃在20個省(區、市)、200多個縣(市、區),組織培訓2100多場(次)。三是精準指導服務。組織專家編寫培訓教材,用淺顯易懂的技術,引導農民應用新農藥、新器械、新技術,努力實現農藥減量增效,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龍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