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仁軍)“我們村里去年種了1萬畝玉米,但是玉米價格太低,年前最低一斤僅5毛2分錢,村民手里大約還有1/4的玉米,想等漲點價再賣出去。不調不行了,得改種花生、地瓜。去年花生一斤能賣到2.8到3元,一畝地照打500斤算,刨去成本還能剩1000元左右。今年看村里玉米種植還能有個六七千畝。”近日,遼寧省彰武縣雙廟鎮明水村黨支部書記劉文鎖對記者這樣說。
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遼寧省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全省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09.6萬畝,新增優質糧油113.4萬畝、特色經濟作物96.2萬畝,做優了糧油產業、做強了優勢產業、做精了特色產業。
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價值鏈得到有效延伸。遼寧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勢頭良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順利推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步伐加快。截至2016年底,全省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78家、國家級龍頭企業達到55家。全省實施投資超千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276個,實際完成投資115億元。新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700個,馬鈴薯、水果、蔬菜等貯藏能力提高4.9萬噸。同時,各項配套改革有序推進,全省完成農村集體耕地確權登記3000萬畝,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1750萬畝,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今年,遼寧省農委將在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重點,努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計劃完成調減玉米100萬畝任務,在春播前將調減計劃落實到縣鄉、落實到地塊。以非優勢區為重點調減玉米,以遼河流域為重點適度恢復和增加優勢區水稻種植面積。同時,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特色產業,提高土地產出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