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京津冀地區生物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升區域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切實降低農藥的使用量,日前三省市植保部門在北京市延慶區召開京津冀三地生物天敵應用與防控技術應用現場觀摩及交流會,決定將開展天敵生物防控技術對接與合作,共同為首都“菜籃子”撐起綠色“保護傘”。
天敵昆蟲產品是天然的“殺蟲高手”,可代替化學農藥防治害蟲,對推進農業的綠色生態發展十分有益。記者從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了解到,近年來,北京重點開展了天敵昆蟲應用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已形成以異色瓢蟲防治蚜蟲、捕食螨防治葉螨、東亞小花蝽防治薊馬、煙盲蝽防治粉虱為主的一系列天敵昆蟲應用技術體系,實現了溫室內4種主要害蟲的生物天敵全覆蓋。目前,“以生物天敵為主的作物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已經在京郊80個天敵生物防治溫室示范區推廣應用,應用作物包括黃瓜、辣椒、茄子、番茄、甘藍等10多種蔬菜。
據悉,京津冀聯合開展天敵生物防控的技術條件和生產能力已基本具備。目前,北京已建成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瓢蟲生產車間,年生產能力達1.5億頭,可滿足10萬畝地的防治需求。同時,北京的天敵產品銷售范圍已擴大到天津、河北、山東、廣西、新疆等多地。此外,三地已在植物檢疫、綠控基地建設方面開展了合作,這些將有利于下一步把北京的生物防治技術和植物診所逐步向津冀嫁接和落地。 本報記者蘆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