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10月29日消息(記者張子亞)今年3月至10月,福建檢驗檢疫局組織開展了為期8個月的以嚴厲打擊非法攜帶、郵寄植物種子種苗進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綠蕾”專項行動。在“綠蕾”專項行動中,該局共截獲非法攜帶、郵寄進境的植物種子種苗582批、1245.22千克,同比增長72.8%和139.6%。其中旅檢截獲382批次、1068.56千克,同比增長3.8倍和4.6倍;郵檢截獲200批、176.66千克,同比下降22.5%、46.4%。
為有效保護國門生物安全,今年3月份,根據質檢總局統一部署,福建檢驗檢疫局啟動了“綠蕾”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攜帶、郵寄植物種子種苗以及走私、逃漏檢等違法行為,集中查辦一批典型案例。該局有效利用X光機檢查、網上監督、公眾舉報等方式,嚴厲打擊非法郵寄和攜帶植物種子種苗以及走私、逃漏檢等違法行為;全面利用檢疫犬搜尋植物種子種苗,做好截獲植物種子種苗種類、瀕危情況、轉基因、有害生物等情況的檢驗鑒定。同時,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將植物種子種苗進出境檢疫的法律法規要求、非法攜帶或郵寄植物種子種苗進境的危害及法律責任等列為本年度國門生物安全宣傳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國門生物安全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客艙宣傳活動,并制作了“綠蕾”專項行動的宣傳折頁,加強對國際郵包收件人的針對性宣傳,引導公眾樹立自覺保護國門生物安全的意識。
福建口岸截獲的植物種子種苗來自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臺灣等37個國家或地區,并呈現五個特點:一是果樹苗木多,且大部分來自臺灣地區。例如4月份泉州石井口岸一次截獲臺灣旅客攜帶入境帶土檸檬苗400株、芒果苗80株;二是號稱具有養生保健功效的植物種子種苗大量涌入。僅來自印度尼西亞等亞非國家地區的向天果種子、辣木籽就將近350千克。三是觀賞植物屢禁不止。如截獲郵寄進境來自日本26個品種、106株槭樹苗,來自韓國30多個品種、60多株多肉植物,截獲攜帶進境來自荷蘭、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臺灣地區的郁金香、茶花、豬籠草、斑鳩菊等種球、盆栽、插條等;四是蔬菜、香料、糧谷類繁殖材料品種多、來源廣;五是經過近年持續、密集的科普宣傳,曾大量從郵寄渠道涌入的以小麥種子等為填充物的薰衣草小熊等玩具顯著減少。
開展“綠蕾”專項行動期間,福建檢驗檢疫局從截獲的植物種子種苗中檢出真菌、病菌、線蟲、昆蟲、雜草籽等各類有害生物416種次,同比分別增長225.0%。其中包括從來自澳門地區的茶花苗中檢出短體線蟲(非中國種),從來自臺灣、香港區的紅豆、綠豆等豆類種子中檢出四紋豆象等檢疫性有害生物。從來自臺灣地區的鳳凰木種子、羊蹄甲種子中全國口岸首次截獲梢小蠹,從來自臺灣地區的斑鳩菊插條中福建口岸首次截獲桑粉蚧(又名木槿曼粉蚧)。此外,截獲來自美國、郵寄進境的2株狂刺金琥冠,經鑒定為列入CITES附錄II的瀕危野生植物;截獲來自南非、郵寄進境的2.13千克玉米種子中檢出Bt11、NK603、Mon89034等多個轉基因品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