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博大成就龍頭地位
——看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求索之路
本報記者楊丹丹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雞鳴村農民吳友滿一直以種田為生。“以前,我們老兩口種5畝地,種的是雜交水稻,辛苦忙碌一年,也就收4000斤稻子,收益不高。”69歲的吳友滿說,如今把田地流轉給了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做試驗田,除了能拿到各項農補和土地租金以外,平時還可以幫荃銀高科的育種專家們打工掙錢。
走過12個年頭的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直為業界所矚目。它是“國家首批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中國種業骨干企業”。這家公司定位為內外并舉,走產業發展與資本運作相結合的發展之路,于2010年5月在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創業板種業第一股”。2013年,荃銀高科銷售收入4.67億元,在全國種子企業中排名第16位,并在高產、優質的兩系雜交水稻研究方面位于全國前列,種子出口業務位居全國前列。
兼并重組脫穎而出
通過兼并重組,實現了公司經營主體戰略結構的調整,從一個區域性水稻專業公司步入集水稻、玉米、小麥、瓜菜、棉油等業務于一體的多元化種業集團。
2010年5月荃銀高科上市后,利用資本優勢,緊緊抓住國家“鼓勵企業兼并重組”的戰略機遇,確立了“以做強雜交水稻種業為主,同時發展玉米、小麥等相關多元化種子產業”的戰略方向。近3年來,荃銀高科以調整后的戰略定位為基礎,以強化科研、拓展作物領域、完善區域布局為原則,通過收購兼并、資產重組、科企合作等方式整合行業資源,采取并購重組方式,控股擁有10家種業子公司,經營實體跨越東北、華東、華中、西南等主要糧食種植區域,實現了公司經營主體戰略結構的調整,從一個區域性水稻專業公司步入集水稻、玉米、小麥、瓜菜、棉油等業務于一體的多元化種業集團。
荃銀高科在不同生態區布局種子生產基地,使基地從南到北合理分布。公司在海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福建、江西、安徽、江蘇等地建有種子生產基地,大大降低了生產風險,使種子質量在同行業中處于前列。同時開展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基地建設,推進公司“四化”的制種基地建設,提升公司種子生產水平。他們主持研究的“具有稃色標記雜交水稻機械化高效制種技術創新與集成”項目,被列為安徽省“十二五”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為進一步提升種子加工水平,荃銀高科加快種子精加工倉儲中心項目建設,投資的4套生產流水線加工設備,已于2013年11月通過專家組驗收,加工能力達25噸/小時,公司水稻種子加工水平位居國內領先。
模式創新成就大產業
申報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開展團校企聯合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項目等,在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的同時,也為公司發展培養了后備人才和潛在客戶。
“我們積極探索‘種子、化肥、農藥、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新模式,希望通過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服務,從源頭抓起,保障食品安全。”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鄭滿生介紹說,為了創新模式的發展,荃銀高科于2013年9月成功申報了安徽省2013年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該項目是國家為探索建立農業生產經營新機制的重大舉措。為保障項目的實施,公司聯合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共同組建“安徽荃潤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吸納當地農民合作社,整合資源為農戶提供全面、專業的服務。該模式已在安徽糧食大縣霍邱縣成功開展。
為充分發揮自身農業科技生產型企業的優勢,荃銀高科積極探索企業參與土地復墾的新模式。2014年4月,投資控股設立了荃銀高科農業投資開發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負責開展農業生產、農業基本設施建設等農業綜合開發及相關投資業務。一方面推動公司進一步與團省委、安徽農業大學合作,共同開展團校企聯合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項目,為青年農場主的培養孵化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在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的同時,也為公司發展培養了后備人才和潛在客戶;另一方面圍繞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開展技術服務,實施土地流轉、整理、復墾,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良種良法的結合,提高荃銀高科現代農業推廣服務水平,并輻射和帶動更大范圍的農業產業向現代化邁進。
內外并舉擴大品牌影響力
以海外品種試驗示范中心及辦事處為基礎,逐步建立海外分公司、子公司,以擴大種子出口量,承擔更多國際合作項目。
目前,荃銀海外業務拓展已遍及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東南亞、南亞國家,種子出口量位居全國前列。公司上市后,獲得了更多國際合作的機會,承擔非洲安哥拉國家水稻農場的開墾與種植運營,并負責玉米農場的品種培育和技術服務,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糧食生產及農業進步。
此外,荃銀高科以海外品種試驗示范中心及辦事處為基礎,逐步建立海外分公司、子公司,現已著手在緬甸設立控股合資公司,開展育繁推業務,做大做強海外種業。
通過這些年積極拓展海外國貿市場,荃銀與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固的貿易合作系。
“太陽每天都在升起,我們每天都在努力。”——這是荃銀高科的發展口號。它將以此勵精圖治,秉承“誠信、質量、服務”的企業理念,力求以全新的機制,聚合各類科技資源,研發高新產品,為三農提供優質社會服務,為我國農業產業化、為探求我國民族種業發展之路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