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周雨吉蔡國然)昨天,《江漢風》播出了荊州區李埠鎮東岳廟村的鄉親們,他們種的小麥大面積減產,這可急壞了鄉親們。為了幫他們盡快解決問題,當天下午,記者和鄉親們一起來到荊州市農業執法支隊,尋求幫助。
據了解,荊州區李埠鎮屬于荊州大隊三中隊的管轄范圍,接到投訴后,他們派人到現場進行了查看。
由于缺少專家的鑒定,誰也說不清減產的真正原因。目前要解決農民的訴求,最好的方法是申請鑒定。
荊州市農業執法支隊荊州大隊三中隊王禮標介紹,申請交上去后,大概需要三個工作日來組織專家。而這個方法早在他們查看現場時,就告訴農戶了,但鄉親們一直不同意做鑒定。
既然大家不愿意做鑒定,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呢?
王禮標表示,第二條途徑就是調解。
不過,這種子包裝袋上不是寫得很清楚嗎?根本不適合在我們這里種植,這樣還需要做鑒定嗎?
王禮標說,這批種子只能算是未經審定在市場上銷售,農業部門可以對銷售者立案,進行行政處罰。而涉及農民賠償問題,屬于民事范疇,這是兩碼事。
農民的損失應該找經銷商賠償,而經銷商要追討損失就要找上級供貨商,上級供貨商再找廠家,一層一層地解決問題。
種子經銷商張賢兵說,如果只讓他一個人承擔,他沒有這個能力。他只希望上級供貨商能出面,一起協商解決此事。
張賢兵說,他之前找過一中隊的人,希望他們能給小北門的供貨商施施壓,讓他們見面談一談,但是一直沒有什么進展。記者決定陪張賢兵再去找找供貨商。
但店里的一名工作人員說,供貨商王長春去了河南,已經有十多天了,估計就這兩天會回來。
這名工作人員給了張老板的名片后,便不再搭理,我們只得打電話聯系王長春。
王長春說,小麥究竟有沒有減產,大家說的都不算,要執法大隊去稱稱看。
張賢兵拿出進貨單,上面清楚寫著進貨的單價和總量,種子價格并不便宜,都是兩塊多的好種子。
之后,供貨商王長春表示,第二天下午他會回來,第三天記者再給他打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而經銷商張賢兵也一時聯系不上。
在此要提醒廣大的農民朋友,在選購農作物種子時應慎重,要多看、多問、多了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而對于此事,我們也會繼續追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