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4月9日訊(記者 王明婧 見習記者 王曉飛) 近日棉價持續下跌,9日,記者在德州市農資站發現,棉種銷量也隨之下降,有的農資站已經不再進棉花種子了。
“去年種了兩畝棉花,今年全種小麥了。”袁橋鎮李少槐村村民李新民說,棉花機械化程度低,收益少,不如打工掙錢多。村子里年輕的出去打工,年紀大的改種小麥,種棉花的越來越少。正值棉花播種季節,9日,記者在袁橋鎮、二屯鎮等地發現,以往的棉花地種上了小麥,有的棉農雖然還種,但也減少了種植面積。
棉花面積的縮減,導致棉花種子的銷量隨之減少。袁橋鎮一農資站的銷售人員說,從去年開始棉花種子的銷量逐漸下降,今年銷量只有去年的八成,而袁橋鎮的另一家農資站工作人員說,去年的棉花種子還沒有賣完。在二屯鎮,有的農資站今年不再進棉花種子了,店內甚至沒有棉花種。
據物價部門統計,去年棉農每畝虧了101.12元,收益同比下降兩成多。“預計今年全市種棉面積減少三成。”德州市棉花協會秘書長馬俊凱說,去年全市棉花種植面積113萬畝,今年因國家棉花臨時收儲制度將于9月份取消,棉花價格預期會有所降低等緣故,預計種植面積將下降至80余萬畝左右,棉種的需求也隨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