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震動業界的高產廣適品種,一個曾經令“眾神”狂歡的被侵權品種,一個有望主導全國玉米種植的旗幟品種,一個有望領導中國玉米育種潮流的品種,一個堅決全面捍衛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
吉祥 1 號,打假在行動
緣起:品種震驚業界 侵權猖獗一時
大江東去,大河奔流。在連續經歷了 9 個中央一號文件指導“三農”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農業正迎來全面進步的美好時光。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消息, 2012 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 58957 萬噸,比上年增產 1836 萬噸,增長 3.2% 。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連續九年豐收。從三大糧食品種看, 2012 年全國玉米產量為 20812 萬噸,增產 1534 萬噸;稻谷產量 20429 萬噸;小麥產量 12058 萬噸。玉米產量超過稻谷產量 383 萬噸,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品種。
糧食產量“九連增“的背后,是品種更新換代及種植管理水平提高,以玉米為例,武威農科院與武威甘鑫物種有限公司(簡稱甘鑫物種)育成的玉米雜交新品種吉祥 1 號,豐產性、穩產性、耐密性、抗逆性等表現突出,廣適高產震動全國玉米育種界。據河南省生產試驗報告,吉祥 1 號較對照品種鄭單 958 年增產玉米 7.5% 以上;據甘肅省生產試驗報告,吉祥 1 號較對照品種鄭單 958 年增產玉米 9% 。近幾年,在我國西北、東北、華北、黃淮海和四川省夏播區等大面積示范中,吉祥 1 號還表現出廣泛的適應性,年制種面積達 30 多萬畝,推廣面積 3000 多萬畝,銷售量在全國玉米品種中名列第三,年增產玉米 7. 2 億公斤 ,增加經濟效益10.8 億元,成為繼國內玉米種子界“大哥大”鄭單 958 之后,國產第二大優勢玉米新品種。
然而,在如此驕人的品種特性面前,作為經授權許可取得吉祥 1 號的經營權的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敦煌種業)和甘鑫物種,卻面臨“幸福”的煩惱,因為他們正遭遇全國范圍的私繁濫制,面對的可能是近年來國內育種行業最嚴重的侵權行為。
現狀:打假利劍出鞘 違法必將追責
吉祥 1 號玉米雜交新品種,于 2009 年 4 月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 2011 年 1 月通過甘肅省品種審定, 2011 年 1 月 1 日 由農業部授予植物新品種權 , 品種權號為 :CNA20070293.9 。品種權人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 在國內僅授權許可敦煌種業和甘鑫物種生產和經營該品種,其它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許可生產、銷售吉祥一號品種的行為均構成侵權。此后,全國主要玉米產區均啟動了對吉祥 1 號侵權的來歷查處。
鏡頭之一:河西走廊是全國最大的玉米雜交制種基地。在這塊具有種子繁育最佳適宜條件的“黃金走廊”上,美國、瑞典、法國等發達國家的種子公司紛紛建基地,發展制種產業。同時,這里也是全國最著名的假冒偽劣種子集散地。近日,當地公安、檢察、司法、質檢、工商多部門聯合行動,在河西走廊重大交通樞紐,對非法種子進行查處,其中涉及吉祥 1 號的現已查扣 20 多個列車車廂。
鏡頭之二:在敦煌種業和甘鑫物種共同努力下,張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侵僅單位提起了訴訟,其中對張掖市厚本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的審理已經結束,將擇日宣判;另外 22 家侵權證據已經收集齊全,將逐步啟動審理程序。
鏡頭之三:今年 3 月,甘肅省種子管理局以 2012 年 10 號文件的形式下發了《關于吉祥 1 號玉米種子生產經營維權的通知》,要求各地種子管理站(局)對侵權生產、銷售吉祥 1 號玉米種子的行為,從嚴從重嚴厲打擊,切實保護品種權人和授權企業的合法權益。據悉,為保護吉祥 1 號品種權人利益,甘肅省種子管理局已經下發三個文件。
鏡頭之四:河南省種子管理站站長毛景英指出,省站將在全省境內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對吉祥 1 號的非法侵權行為。據悉,全省各地種子管理部門正在積極行動,整肅種子市場,嚴查各種形式的侵權行為,為合法經營機構提供市場保護。
鏡頭之五:從 2012 年 1 月 1 日起 ,吉祥 1 號品種權人授權敦煌種業公司和甘鑫物種生產、經營吉祥 1 號種子,授權企業在生產、經營“吉祥 1 號”將受到法律保護。敦煌種業和甘鑫物種已組成吉祥 1 號品種維權辦公室,負責吉祥 1 號的維權工作。 “吉祥 1 號品種維權辦公室”對侵權行為將通過法律手段追究其責任,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 對非法繁育、晾曬加工、運輸、銷售“吉祥 1 號”品種的行為依法調查取證、舉報查處和追訴。
鏡頭之六:受品種經營權單位委托,河南開達律師事務所已開始全面布局吉祥 1 號在河南境內的維權打假事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達律師事務所將于近期安排 30 名律師,分赴全省各地調查取證,決心將那些膽敢頂風作案的侵權者送上法庭。
愿景:強化產權保護 保障糧食安全
在對種子的知識產權保護上 , 我國有比較完善的相關法規及司法解釋 , 比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但現在的問題是 , 目前都由農戶一家一戶種植 , 在這種情況下 , 不好維權。目前侵權形式出現新的動向,除了侵權人將其培育好的“盜版種子”直接標榜正式名稱對外銷售牟利外 , 更多的是冠以新名 , 這樣很難被發現。這樣,由于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 , 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科研投入。
反之,以吉祥 1 號為例,如果各地區各部門能夠通力合作,共同維護市場的純凈,不僅能夠保護具有合法經營權的企業,而且能保障廣大農民的利益,為豐產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將影響廣大的種業公司,促進科研投入,全面提高我國種業競爭能力。因此記者認為 , 只有強對新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 , 強化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 才能促進國內自主品種的科研投入。
基于吉祥 1 號優良的特性,加之各地種子執法部門的嚴格管理,敦煌種業和甘鑫物種的有關人士指出,他們有信心打擊各種侵權行為,凈化吉祥 1 號銷售市場,更有信心和一批負責任講誠信的各地經銷商一起,把吉祥 1 號打造成利國利民利商的國產優良品種的代表。
本報記者呼吁,愿吉祥 1 號成為中國種業的“吉祥號”,一方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另一方面,以此為契機,掀開中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新篇章。本報將繼續關注跟蹤報道吉祥 1 號的打假維權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