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北辰區雙口鎮平安莊村的四百五十畝黃瓜育種基地領略了津產黃瓜在市場稱“王”奪“冠”的奧秘:這里繁育出的“冬冠”牌黃瓜,在山東壽光、遼寧、河南等全國七大黃瓜主產區市場占有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為全國首位。目前這里研究實驗的品種編號,僅秋后一茬就有五千七百三十多個號,科技人員在這里的大棚內,無論冬、夏都要冒著攝氏五十度的高溫授粉、觀察。
雙口鎮平安莊村的四百多畝黃瓜育種基地是天津市最大的黃瓜種苗育種與示范基地,二零一一年啟動建設以來,已成功培育出新一代黃瓜新品種,這里培育出的黃瓜瓜條直,色澤亮綠,商品率高,為推動天津市黃瓜設施化生產,起到示范促進作用。現在雖然已是深秋,記者走進棚里,滿棚墨綠的葉子,一人多高的秧子,綴滿了跳跳筆直亮綠的新品種黃瓜。天津冬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龐金安指著一根拳頭粗的黃瓜說:“這是八十五號黃瓜,這個種瓜已經老熟了之后,把它打開,打開之后里面的種子就是老熟的黃瓜種,把種子曬干之后就可以生產了。”
像這樣的實驗棚,這里已經發展了六十多個,不僅有實驗用棚,還有育種、推廣、生產等,不僅自己育種,還要自己試種,試種又分小面積和大面積推廣,一個成熟穩定的籽種要反復五年以上,并經過公司自己種出來黃瓜試銷成功后才賣給農民推廣種植。確保農民增收、市民喜愛、市場穩定。記者采訪了黃瓜育種技術員:“一共多少畝?”
“三百三十畝。”
“投了一千萬都用來生產和實驗?”
“就這些棚是穩定的,今年一共是十個棚,我們為了實驗不是為了賣黃瓜,實驗看哪個品種好。”
“多少個號?”
“五千八百三十六個。”
“所有黃瓜的籽種都得實驗過來嗎?”
“這只是一個茬口,叫秋延茬,其它還有好多實驗呢,最起碼有三大茬口,這只是秋冬茬,每年的組合得達到一萬五千個,選出好東西來,配上組合把籽生產出來。”
“等于培養、試驗、推廣一體。”
現在這里每年按編號要對一萬五千多品種黃瓜反復篩選、交叉授粉,進行試驗和穩定性測試,每個穩定的好品質黃瓜籽種都得經過十年左右的檢驗提純和推陳出新。公司經理龐金安說:“推出的品種從最開始想育種,到最后育成品種要十年時間,今年出個新品種,明年又出一個,你需要有新的育種方向和目標,一直在持續。而且我們這一個品種在市場的壽命大約是三到五年,三到五年這個品種市場占有率非常高,如果不出新品種三到五年之后這個品種就完了,再找也找不到這個品種了,那么就要求換新的,所以育種工作一直是在持續不斷的。”
如今,這里每年都要出產四十萬斤優質黃瓜籽種給農民種植,確保津產黃瓜品質和商品率經久不衰。
(天津區縣聯盟廣播北辰臺記者 朱京立 馮暐 通訊員 霍云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