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訊(記者 王朝霞)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種業工作部署,近日,我省與農業部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了《甘肅省國家級玉米制種(zhong)基地(di)建設(she)(she)規劃(2012-2020)》,按(an)照“標(biao)準化、規模化、集(ji)約化、機械化”基地(di)建設(she)(she)要(yao)求,以河西走(zou)廊為主,沿黃灌區和隴南為補(bu)充,建設(she)(she)120萬(wan)畝國家級玉米制種(zhong)基地(di)。
根據農業部要求和我省玉米制種產業發展實際,今年我省已在張掖市的甘州區、臨澤縣、高臺縣以多種土地流轉方式建立10.7萬畝的國家級玉米制種示范基地,形成了“公司+基(ji)地”“公(gong)司+合作社+基(ji)地”“公(gong)司+制(zhi)種大戶+基(ji)地”“公(gong)司+農場(chang)”等四種新型基(ji)地模式(shi),提高了(le)基(ji)地組織化(hua)程度和生產(chan)效率,也為“四化(hua)”制(zhi)種基(ji)地建設探索了(le)經驗。
為加快推進建設120萬畝國家級“四化”玉米制種基地,我省將在今年10萬畝玉米制種基地整村流轉、連片建設成功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強化措施,引導鼓勵大型企業及專業合作組織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建立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雜交玉米種子生產(chan)基地(di),完善種(zhong)子企業(ye)與制種(zhong)農戶(hu)或專業(ye)合作社的利益連(lian)接(jie)機(ji)制,從根本上解決企業(ye)與制種(zhong)基地(di)關(guan)系不穩(wen)的問題。通過全(quan)省120萬畝國家(jia)級玉米制種(zhong)基地(di)建設,全(quan)面提高我省玉米種(zhong)子生產(chan)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確保國家(jia)糧食生產(chan)用種(zhong)質量和數量安全(q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