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是黑龍江綏化市的一個農民,他和他的水稻產業園以及他開發經營的雙啟大米產業成為當地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范本之一。
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斗勝村道邊有幾棟平房,大門上寫著“雙啟”稻米產業園,室內展示著各種顏色的水稻種子和加工好的、帶有各種包裝的大米。這里的主人就是北林區雙河鎮斗勝村農民楊啟。
楊啟的名片上印著:綏化市雙啟米業有限公司、綏化市雙啟種業有限公司、綏化市雙啟水稻研究所、雙啟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所長)。他說,他名下擁有1個水稻研究所、1家種子經銷公司、1000畝水稻品種試驗田、上萬畝優質稻種植基地及一家米業公司、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實現從種子培育到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
“我這也是一個產業鏈。”楊啟很自豪地說。
楊啟的家鄉在綏化市北林區,這是水稻主產區之一。2002年,楊啟回家種水稻,他明白,好米出自好種。于是,很早就辦起了水稻研究所,高薪聘請省內外的水稻育種專家,引進開發水稻新品種。10年來,屬于他自主研發的水稻新品種有十余個,有的品種畝產高達1500斤。其中“雙啟3號”、“金寒稻1號”成為楊啟推廣的主打品種,彩色稻米填補了國內稻米生產的空白。
在楊啟的1000畝標準化水稻良種試驗田種植了“紅稻”、“黑稻”、“有機稻”、“降糖稻”等196個水稻品種。其中,最得意的是降糖稻。一次,朋友送他幾株稻秧,說國外種得特多,據說這種米中含有一種特別物質,能增強人體胰島素分泌進而降糖,是糖尿病人的首選食品。楊啟如獲至寶,第一年試種,不僅米香,口感還好,送給一些糖尿病人吃,他們說:確實不錯!
拿到市場上,這種降糖稻米賣到了50元1斤。彩色大米,每斤也賣到50元,還供不應求。
一個人能種的地畢竟有限。于是,楊啟成立了水稻種植合作社,以研究所和種子公司的名義與周邊的農民水稻種植戶簽訂合同:種他推薦的水稻品種,到了秋天,以每公斤高出市場價0.2元優先收購。到現在,和楊啟合作的農戶達到500多戶,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達2萬公頃。
如今,以雙啟米業為龍頭的雙啟水稻種植合作社與農戶簽訂收購合同面積達3000多畝,年加工綠色、有機、降糖、彩色高端大米5萬噸。(高學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