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江蘇網4月11日訊 (記者 徐其崇)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又是一年備耕時,廣大農民都期盼今年能有個好收成,糧食能否增產,種子是關鍵。日前,宿城區陳集鎮有村民撥打熱線電話13951395151反映,在當地農村,越區種植玉米現象有所抬頭,甚至有個別未經國家或江蘇省審定的玉米種子廠商,采取一些贈送生活用品等促銷手段兜售越區種子,蒙蔽了一些農戶,給農民增收和農業生產安全造成威脅。越區種子一旦種到地里,很有可能將會大幅減產,甚至可能絕產。昨日,記者就此事展開調查。
“新品種”占“上風”,“老品種”遭冷落
記者4月10日來到宿城區陳集鎮,目前正是廣大農民購買玉米種子的高峰期,然而在一家種子門市記者卻發現,這里的銷售情況并不是很好。一位經營戶說他的銷售量甚至少了近九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據了解,陳某在陳集鎮已經從事農資經營20多年了,由于他懂得農業技術,所購進的農資質量好而且價格公道,每年都有許多農民到他店里購買種子、肥料。可這幾天陳某卻很納悶,與往年同期相比,他今年進的玉米種子竟然賣不出去了。“去年進來適合本地種植的玉米種子10000斤都賣掉了,可今年到現在1000斤種子都沒賣完,主要是“206”太暢銷了。”陳某所說的“206”,原來是一種新型玉米種子品牌,去年底在陳集鎮市場開始銷售。由于前期其他種子經營戶以贈送生活用品來進行宣傳推廣,許多農戶都購買了這個“新品種”。
陳集鎮另一位農資經營戶高某介紹說,去年同期銷售種子多達20000斤,而今年至今才銷售1000多斤玉米種子,他說“新品種”今年占了“上風”。
銷售者稱這是廠家搞試點
記者采訪時,一位老客戶在購買了“206”玉米種子后,把種子交給上述農資經營戶,請他鑒別一下。陳某一眼就看出了問題。因為這種品牌的種子包裝上既沒有國家審定的標志,也沒有江蘇省審定的標志,只有安徽、山東、河南、河北的品種審定批號。
沒有國家或江蘇省的審定批號,種子是不能在省內銷售,因為這是越區種子,不適宜在本地種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那么,陳集鎮有家農資門市為什么公然銷售這類種子?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了宿城區陳集鎮馬某的農資門市。“現在沒有這類種子,缺貨很長時間了。這是廠家搞試點,好像不是今年6月份就是明年6月份通過審定,具體能否通過只能看后期了。”該農資門市馬某說道。
有些村民得知自己買的玉米種子沒有經過國家和江蘇省審定,心里就沒了底,有的農民干脆把購買的種子帶到銷售門市要求換貨,但遭到商家拒絕。
相關部門對經銷商依法查處
記者隨后又來到了與陳集鎮緊鄰的泗洪縣金鎖鎮。在這里,記者明察暗訪了幾家農資經營戶,他們大多聽說過“206”,但是由于知道這類種子沒有通過國家審定,所以就沒有人銷售這類種子。
4月10日下午,記者跟隨宿城區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一同來到陳集鎮馬某的農資門市。執法人員發現門口原先的兩處張貼“206”宣傳彩頁已被別的品種宣傳彩頁所替換,但是門市內依然還貼著一張“206”宣傳彩頁。“我們來這檢查過好幾次了,也查處過,以前在這家查到4整包‘206’。”行政執法大隊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對陳集鎮馬某農資門市銷售超范圍種植的“206”案件進行調查處理。
據了解,像陳集鎮這樣銷售未經國家或江蘇省審定的“206”玉米種子,在泗陽縣、沭陽縣個別鄉鎮也曾出現過。前不久,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還在泗陽縣穿城鎮查處沒收了14袋超范圍經銷的“206”玉米種子,數量達1000多斤。“‘206’玉米種子沒經過國審,也沒有通過江蘇省審定,江蘇省不在這個設置種植區域。從最近檢查情況來看,其他地方沒有發現這個品種。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僅是這種越區玉米種子,其他不在區域的種子或者沒審定的種子都要查處。”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說道。
據介紹,糧食品種都有各自的適宜區,只有在適宜區內,種子才能發揮最大的增產和增收的潛力。如果越區種植,很有可能會因為氣候等原因不適,導致減產甚至絕收。在此提醒廣大農民,要提高對農資產品識別的技能,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豐產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