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大年初十),威遠縣新場鎮的助理農藝師馬永華剛坐到辦公桌前電話鈴就響了:“喂,馬老師嗎?我是上游村10組的胡成剛,聽說你對番茄種植很有研究,能不能來指導一下我們育苗哦?”“可以同你們一起探討。”馬永華答應后,放下電話就來到了胡成剛等正準備培育番茄苗子的幾戶村民地里。
她又是比劃又是示范,耐心地給大家講著番茄育苗的六個步驟
一是時間。一般是在 “小寒”到立春前后。
二是準備。育苗的廂寬要求掏1.1米,長視情況而定,廂內松土深10厘米左右。
三是施肥。將人畜糞干(圈肥也可以)粉碎,與廂內松土充公拌勻,每平方米施肥10公斤左右。
四是播種。放水將畦澆透,等水滲下后即可播種,一般一平方米用種5克(為了把種子撒勻,可將種子加細土摻合一起播種)。接著蓋上一層一厘米左右厚的細土,給育苗廂搭上小拱棚,蓋上草簾,使溫度在15至30度之間,20天左右可出芽。
五是管理。出芽后,要適當通風,時間是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應注意,如果天氣不好,涼風過多幼苗容易夭折。
六是分苗。當幼苗長出3至4個葉芽時即可分苗移栽到大棚內,苗的株距在10厘米左右。
村民李其勇說,聽馬老師這么說,還比較簡單,好操作也好記。
村民劉柯能卻不這么認為,說,聽起來比較簡單,做起來就不一定了。比如說,往年他們育的苗子開始看到長得多好,后來就慢慢的死了,這是怎么回事哇?
馬永華說,發生這種現象因素很多,溫度低冷了、地里過濕、天氣突然變化、或是棚上的氣水滴在幼苗上等,都可能導致番茄秧苗死亡,關鍵是要嚴格按照步驟和技術要求進行,一點都馬虎不得。
“在育期間還是要請馬老師經常來給我們指導把關喲,要不然整拐了一季番茄就沒了。”村民們七嘴八舌請求著。
馬永華表示:“沒問題,我盡量滿足你們的要求,如果我沒忙過來,就請你們及時提醒,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隨時問我。”
特約記者 唐兆權
作者:唐兆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