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抱怨老板有多混蛋的時候,不妨這樣想:這個人可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反面典型。在線營銷指標評估網站Click Fuel的CEO史蒂夫•鮑格茲爾斯基說:“我曾為各種老板工作過,有的老板很糟糕,有的則是非常優秀的管理者。”而對于那些糟糕的上司,他也心懷感激,因為“他們讓我知道未來應該避免哪些問題。”
加入Click Fuel之前,鮑格茲爾斯基曾在招聘網站Monster.com任職十年.2005年至2007年期間,他還曾擔任過該公司集團總裁。期間,在他的帶領下,公司收入上漲了60%,達到4.88億美元。作為一名科技初創企業投資人,他經常為初創企業的創始人提供咨詢。他說:“我每天仍然在不斷學習。”你的那位大無畏的領導是不是一位糟糕的老板呢?且看鮑格茲爾斯基總結出的“糟糕老板5癥狀”。
1.禁止承擔風險。回憶起幾十年前,自己在一家出版公司實習時,鮑格茲爾斯基說:“他們說我不是當管理者的料,因為我不夠謹慎和保守。”他喜歡質疑現狀的嗜好后來在Monster公司更受歡迎。他說:“在Monster,我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上司,他鼓勵冒險。唯一的規則是,如果你要冒險一試,而且可能會犯錯,那就一定要動作迅速——這樣你還有余地,可以更快地調整方向。”Monster International的急劇擴張大部分都源于收購,尤其是在亞洲的收購:“每一筆收購都存在巨大的風險,結果全都成功帶來了回報。”
他說,糟糕的老板經常“壓制風險——即便是很小的風險,因為他們擔心想法更好的人會超過他們。但實際上,優秀的下屬會推動上司更進一步,而不是擠掉上司的位置。”
2.命令與控制式的管理。鮑格茲爾斯基回憶稱,在那家出版公司實習時,老板命令與控制式的管理方式意味著,“除了遵守死命令之外,沒有人會多干活,因為只要員工表現出一點積極性,便會受到懲罰。”
在科技與經濟變革極其緩慢的時代,打壓創造力的做法或許還能行得通,因為人們都希望能在一家公司呆上幾十年。“可如今,員工只會忠于自己的職業,而不是哪一家公司,”他說。“如果老板采取命令與控制式的管理方式,最優秀的員工肯定會離開。在這種老板手下即便表現好的員工,也一定不會是最優秀的人才。”
他補充說,命令與控制式管理文化的另外一種癥狀則表現在“年度績效評估令員工大吃一驚的時候。本來這種事不應該發生,因為老板應該不斷給員工提供指導與反饋。”按照他的經驗,最有效的教練從來都是毫不留情的:“如果大家知道,你真誠地批評完全是為了他們的最大利益,他們應該都能夠接受,不論你采取哪種方式。沒有必要粉飾批評。”
3.功過不分,任人唯親。鮑格茲爾斯基稱:“許多我之前的老板會要求對個人的忠誠,對‘馬屁精’會加獎賞,卻不管績效如何。而最優秀的老板則相信,員工主要的忠誠應該獻給客戶,他們會根據員工做過什么進行獎勵,而不是你認識什么人。”
而關于任期,他相信,長期只為一個人打工,就像命令與控制式的管理模式一樣,早已經過時了。“除非你得到了許多升職機會,或者面臨一系列全新的挑戰,否則長時間待在一家公司,通常都不會有積極的效果。”他補充說,和在其他國家相比,這種觀點在美國更容易被接受。“在Monster International,我們發現,要想讓歐洲管理者相信,在這里工作幾年不一定能得到升職,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習慣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傳統。”
4.偏信傳聞,忽視分析。鮑格茲爾斯基說道:“我以前跟過的幾位糟糕老板,會根據道聽途說的信息制定決策,而不是實實在在的數據。考慮到當下可用信息的數量和傳遞速度,他們更不應該這樣做。能力不足的管理者之所以喜歡小道消息,是因為他們總能找到一個人,告訴他們自己想聽的話,而不是確鑿的事實。”
要注意下面的情況,他提醒誰:“比如老板在開會時,開場白就是‘如果相信這些數據……’或者‘我知道這些數據代表著什么,但每個人都認為……’對這個問題,我會這樣回答:‘把每個人都請來,讓我們看個究竟。’”他說,有一位史上最糟糕的老板,“聽到一點傳聞,稱某款產品表現不好,雖然分析結果與傳聞內容截然相反,但他還是根據那條孤立的傳聞,做出了一項重大的產品決策。結果,他做出的改變讓公司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5.將管理視為一個項目或最終結果。鮑格茲爾斯基發現:“糟糕的老板會將人員管理視為結果,而不是過程。一年一次的績效評估是結果,但真正的管理應該體現在日常工作當中。管理者應該不斷尋找機會給員工提供反饋。”
傾聽也能有所幫助。鮑格茲爾斯基發現,許多優秀員工之所以開始尋找新工作,通常是因為“他們不確定未來在這家公司會有怎樣的發展。如果管理者能創造一種環境,讓員工感覺他們可以將自己所期望的條件提出來,比如國際經歷等,優秀員工離開的可能性便會大幅降低。”
鮑格茲爾斯基稱,在自己提供咨詢建議的科技初創公司,“我會建議公司高層盡可能經常指導下屬,因為對員工來說,來自高層的指導就像是一件禮物。比如,如果管理者這樣說:‘我之所以告訴你這個,是因為我在乎你的成功。’下屬就會以最佳表現來回報公司。”他補充道,理想情況下,指導應該是雙向的。作為一名經常面試新員工的CEO,“我喜歡那些會直言我做錯了的人。我希望下屬敢于直言,不怕告訴我壞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