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課程為核心的講師認證
寶潔內部講師的認證以“課程”為單位,而不是以“人”為單位,每一門課程同時有幾名認證講師,并且有一名首席講師。在寶潔,某個人不是籠統地被稱為寶潔的內部講師,而是具體為某門課的講師。如果這個人要講授新的課程,必須經過新的認證程序,通過后才能講授,這樣就保證了課程的質量。
具體操作是,人力資源部首先根據培訓課程和培訓工作量預測某年某一門課程的講師需求量,例如經過預測,某門課程需要8名講師,而現在只有3名講師,就要啟動該課程講師的認證培養流程。
而在有些企業中,一旦一個人受聘為講師,他就可以開設自己的課程,而沒有課程認證的環節。所以,這些企業對內部講師統計的說法是有多少位內部講師,而不是有多少門課程認證講師。
企業最終要建立的是以“隱形知識顯性化,顯性知識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并以課程體系為核心建立內訓師隊伍。這是寶潔培訓體系的精髓,也是AACTP(美國培訓認證協會)的核心思想。
讓課程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課程,是寶潔培訓的又一大特色。雖然擁有數量龐大、門類齊全的課程庫,但寶潔人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一年內不用的知識不講。
寶潔非常重視課程所傳授知識的實用性和時效性,沒有一門課程的PPT課件是一成不變的。在寶潔,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每一次授課的課件內容要有10%的更新。這也是寶潔“課程比講師重要”理念的體現。
跟市場上的許多專職培訓師相比,寶潔的培訓師口才臺風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寶潔的培訓師一定非常注重課程研發。因為,寶潔并不需要培養一群口齒伶俐的演說家,它需要的是一群善于管理知識,善于研發課程,善于向受訓者傳播最實用有效的知識的培訓師。
在寶潔,課程更新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組織各大區與總部定期交流,以及世界各地寶潔公司之間的相互交流。
其次,講師的更新會帶來課程內容的更新。由于某門課程的講師在授課兩到三年后,會進入厭倦期,寶潔會鼓勵新講師負責該課程。通過這種方式,寶潔的課程獲得了持續的生命力。
第三,與外部咨詢公司或其他企業大學等專業機構交流合作,引進外部課程。
最后,通過寶潔的知識管理系統,將自己或同事擁有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標準化的課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