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麥2009007
申報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育種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京核1號/中麥9號)/英輻早Tara
特征特性:熟期比對照京冬8號晚熟1天。幼苗匍匐,葉片寬厚,分蘗整齊,成穗率高。株高70~80厘米,株型緊湊。拔節前葉片挺秀、透光性好;抽穗后底節短粗,穗節細長,彈性好。穗容量大,穗層整齊。穗紡綞形,長芒,紅粒。穗粒數27~32粒,千粒重44~50克。灌漿速度快,成熟時旗葉仍平展,略帶黃綠,落黃好。
抗病鑒定:2008~2009年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鑒定,中感葉銹病,高感條繡病和白粉病。
品質分析:2009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分析,容重804g/l,粗蛋白質14.67%,濕面筋31.6%,沉降值22.8ml,吸水率60.1%,形成時間2.3min,穩定時間1.3min,弱化度172F.U,粉質質量指標30un,評價值35,硬度66.2。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山西省小麥中部高肥水地組區試,兩年平均畝產395.0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10.5%,試驗點11個,9點增產。其中2008年平均畝產375.6公斤,比對照增產12.2%;2009年平均畝產414.3公斤,比對照增產9.0%。
2009年參加山西省小麥中部高肥水地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06.6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10.8%,試驗點6個,全部增產。
栽培要點:適宜播期為9月25日~10月10日,畝播量15~20公斤。適時澆好冬水,春季水肥管理防止供氮過猛,控制群體,防止倒伏。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及蚜蟲。
適宜區域: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高肥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