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濮花9519
審定編號:豫審花2010001
選育單位:河南省濮陽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濮9412×魯花14號
特征特性: 屬直立疏枝型品種,全生育期123天。連續開花;主莖高40.5cm,側枝長43.6cm,總分枝8條,結果枝6.4條,單株結果數13.6個;葉片倒卵形,葉色淡綠色,葉小;莢果普通型,果嘴銳,網紋細、深,果較小;百果重224g,飽果率78.80%;籽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內種皮桔黃色,百仁重89.40g,出仁率72.45%。
抗病鑒定:2007年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高抗葉斑病(發病級別3級),抗網斑病(發病級別2級)、病毒病(發病率30%),感銹病(發病級別6級)、根腐病(發病率22%)。2008年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網斑病(發病級別2級)、葉斑病(發病級別4級)、病毒病(發病率33%),感銹病(發病級別6級)、根腐病(發病率21%)。
品質分析:2007年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蛋白質含量22.91%,含油量54.55%,油酸含量40.8%,亞油酸含量36.9%,油酸、亞油酸比值(O/L)1.1。2008年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蛋白質含量22.53%,含油量52.76%,油酸含量42.2%,亞油酸含量37.6%,油酸、亞油酸比值(O/L)1.12。
產量表現:2007年省麥套組區試, 9點匯總莢果、籽仁全部增產,平均畝產莢果293.4kg、籽仁199.4kg,分別比對照豫花11號增產15.3%、13.5%,極顯著,均居12個參試品種第1位。2008年續試,莢果9點匯總全部增產,平均畝產304.8kg,比對照豫花11號增產13.3%,極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4位;籽仁9點匯總8增1減,平均畝產214.5kg,比對照豫花11增產9.7%,居13個參試品種第3位。
2009年省麥套組生試,6點匯總莢果、籽仁全部增產,平均畝產莢果324.5kg、籽仁232.1kg,分別比對照豫花11號增產12.7%、11.4%,均居6個參試品種第1位。
適宜地區:河南省各地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麥壟套種播期5月20日左右,春播在5月1日前后;麥套密度10000-12000穴/畝,春播密度10000穴/畝,每穴兩粒;麥套花生麥收后,應及時中耕滅茬,早施追苗肥,促苗早生快發。高產地塊,7月下旬若株高超過40cm,應及時噴施100-150ppm多效唑,控旺防倒。后期注意養根護葉,及時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