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安徽 » 正文

2009年安徽審定玉米品種簡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8-16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2358
 

1、正糯11號(A408)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1

育種人:正大生科院阜陽科技園

品種來源:EN369(來源于(EN206×EN530)×EN530)×EN288(來源于(EN028×EN258)×EN028)

主要特征特性:葉片窄長,株型半緊湊,花藥黃色,花絲淺紅色,果穗筒型,白軸,白粒,糯質硬粒。

2006年、2007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2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早熟2天。株高201厘米左右,穗位74厘米左右,穗長18厘米左右,穗粗4.5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0.1%,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0.8級,小斑病1.8級,矮花葉病毒病1級。

品質表現:2006年專家評價總分87.4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6.3分;2007年專家評價總分87.0分,各區試點品質評價86.2分。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73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9%;2007年區試畝產62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3%。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糯11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正糯11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正糯11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2、丹玉302號(丹3173)

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2

育種人:丹東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丹T133(來源于673×沈137)×丹T138(來源于丹9046×L2)

主要特征特性: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籽粒黃色、馬齒型。

2006年、2007兩年低密度組區域試驗表明,株高261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左右,穗長19厘米左右,穗粗5.2厘米左右,禿頂1.4厘米左右;穗行數14左右,行粒數33粒左右,出籽率81%左右,千粒重347克左右。全生育期101天左右,比對照品種(農大108)晚熟2天。

抗性表現:經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6年感小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抗矮花葉病;2007年感小斑病,中抗莖腐病,感矮花葉病,高抗南方銹病;2008年中抗小斑病,高感莖腐病,高抗矮花葉病,感南方銹病。

品質表現:2008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驗,淀粉70.88%,脂肪3.95%,賴氨酸0.33%,蛋白質10.69%。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48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5%(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50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6%(極顯著)。

2008年生產試驗畝產47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4%。

適宜推廣區域:我省江淮丘陵區和淮北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丹玉302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丹玉302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丹玉302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3、安農8號(AS403)

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3

育種人:安徽農業大學

宿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SX303(來源于(178×齊319)×178)×SX313(來源于國外雜交種選系)

主要特征特性: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果穗以上葉片寬大,著生較密集;花藥黃色,花絲淺紅色;穗軸紅色,粒色純黃色。

2006年、2007兩年低密度組區域試驗表明,株高245厘米左右,總葉片數19片左右,穗位105厘米左右,穗長19厘米左右,穗粗4.8厘米左右,禿頂0.7厘米左右;穗行數14左右,行粒數32粒左右,出籽率86%左右,千粒重361克左右。全生育期99天左右,與對照品種(農大108)相當。

抗性表現:經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6年感小斑病,抗莖腐病,高抗矮花葉病;2007年感小斑病,高感莖腐病,抗矮花葉病,抗南方銹病;2008年中抗小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抗矮花葉病,抗南方銹病。

品質表現:2008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驗,淀粉70.62%,脂肪4.11%,賴氨酸0.30%,蛋白質9.83%。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48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9%(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491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1%(極顯著)。

2008年生產試驗畝產48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4%。

適宜推廣區域:我省江淮丘陵區和淮北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安農8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安農8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安農8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4、聯創7號(ZK64007)

品種(生態)類型: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4

育種人: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T1251(來源于P138×掖478)×CT289(來源于(掖502×掖52106)×丹340)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穎殼淺紫色,花藥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形,籽粒類型半硬粒-半馬齒型,純黃粒,軸色白色。

2006年、2007兩年低密度組區域試驗表明,株高231厘米左右,總葉片數19片左右,穗位93厘米左右,穗長19厘米左右,穗粗5.5厘米左右,禿頂2.2厘米左右;穗行數16左右,行粒數33左右,出籽率82%左右,千粒重318克左右。全生育期97天左右,比對照品種(農大108)早熟2-3天。

抗性表現:經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鑒定,2006年中抗小斑病,抗莖腐病,高抗矮花葉病;2007年感小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矮花葉病,高抗南方銹病;2008年感小斑病,高抗莖腐病,高抗矮花葉病,中抗南方銹病。

品質表現:2008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驗,淀粉70.22%,脂肪5.24%,賴氨酸0.27%,蛋白質10.19%。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區試畝產48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5.3%(極顯著);2007年區試畝產51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2%(極顯著)。

2008年生產試驗畝產49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9%。

適宜推廣區域:我省江淮丘陵區和淮北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聯創7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聯創7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聯創7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5、安農甜糯1號躍華3號)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5

育種人:安徽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250(來源于蘇玉糯1號的二環系)×310(來源于金銀粟×云南糯玉米的二環系)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籽粒白色,軸白色。

2007年、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1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早熟2天。株高200厘米左右,成株總葉片數17-18片。穗位77厘米左右,穗長18厘米左右,穗粗4.5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2.4%,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4級,小斑病2.5級,矮花葉病毒病1.2級。

品質表現:2007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5.6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4.8分;2008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3.9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6.4分。200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支鏈淀粉/總淀粉98.15%,皮渣率9.65%。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1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0%;2008年區試畝產71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7%。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安農甜糯1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安農甜糯1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安農甜糯1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6、鳳糯2062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6

育種人:安徽科技學院

品種來源:鳳糯2146-3(1)(來源于鳳糯2146雜交種的二環系)×P秦7-3(來源于poo119與秦糯1號雜交后代的二環系)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綠色,花藥黃色,花絲青色。果穗長錐型,軸白色,籽粒白色,硬粒型。

2007年、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4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遲熟1-2天。株高247厘米左右,成株總葉片數17片左右。穗位107厘米左右,穗長21厘米左右,穗粗4.6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13.4%,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4級,小斑病2.0級,矮花葉病0.2級。

品質表現:2007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7.4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5.2分;2008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8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2.7分。200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支鏈淀粉/總淀粉96.08%,皮渣率12.08%。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72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1.4%;2008年區試畝產74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2.7%。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鳳糯2062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鳳糯2062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鳳糯2062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7美玉8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7

育種人: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M(來源于蘇玉糯1號二環系)×980nct(來源于廣西桂林農家白糯玉米×衡白522)

主要特征特性:葉鞘紫色,株型半緊湊,雄穗花藥黃色,花絲紅色,果穗長筒形,籽粒和軸均為白色。雜交種子為白色糯質。

2007年、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4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遲熟1天。株高209厘米左右,穗位94厘米左右,穗長19厘米左右,穗粗4.3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3.5%,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4級,小斑病2.5級,矮花葉病1級。

品質表現:2007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4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7.4分;2008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4.9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5.1分。200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支鏈淀粉/總淀粉98.98%,皮渣率9.98%。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2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1%;2008年區試畝產66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0.3%。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美玉8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美玉8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美玉8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8濉黑糯3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8

育種人:濉溪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糯653×黑風

主要特征特性:葉耳、葉舌呈紫紅色,葉片主脈有紫紅色斑塊,株型半緊湊。雌穗花絲初為青黃色,授粉后呈紫紅色;果穗長筒型,穗軸紫紅色。籽粒糯質,深黑色。

2007年、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3天左右,與對照品種(皖玉13)相當。株高225厘米左右,穗位92厘米左右,穗長19厘米左右,穗粗4.3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5.4%,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4級、小斑病2級、花葉病毒病1級。

品質表現:2007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5.0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5.7分。2008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7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4.7分。200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支鏈淀粉/總淀粉96.84%,皮渣率11.24%。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0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1%;2008年區試畝產68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0%。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濉黑糯3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濉黑糯3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濉黑糯3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9寶甜182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09

育種人: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B03-1(來源于美國超甜玉米堅稈雜交種)×B600(來源于日本超甜雜交種600二環系)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綠色,花藥黃色,穎殼綠色,花絲白色,果穗筒型,穗軸白色,籽粒黃色。

2007年、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4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遲熟1-2天。株高231厘米左右,穗位88厘米左右,穗長20厘米左右,穗粗4.3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2.2%,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2級,小斑病1.8級,矮花葉病1級。

品質表現:2007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3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7.6分;2008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1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5.9分。200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水溶性糖15.32,還原糖4.86,皮渣率10.89%。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9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9.6%;2008年區試畝產73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0%。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寶甜182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寶甜182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寶甜182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0皖甜2號(躍華甜1號)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10

育種人:安徽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A06(來源于引進的美國一號育成的二環系)×B08(來源于臺灣引進的超甜玉米品種)

主要特征特性:該品種株型松散,軸白色,籽粒黃色。

2006年、2007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1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玉13)早熟2-3天。株高199厘米左右,穗位56厘米左右,穗長15厘米左右,穗粗4.2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未發生倒伏、倒折現象,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2級、小斑病2.8級、矮花葉病毒病未發生。

品質表現:2006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0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4.5分;2007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5.7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6.1分。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6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27公斤,較對照品種減產6.8%;2007年區試畝產533公斤,較對照品種減產8.7%。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皖甜2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皖甜2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皖甜2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11正糯12號(A411

品種(生態)類型:鮮食雜交玉米品種

審定編號:皖玉2009011

育種人:正大生科院阜陽科技園

品種來源:EN288(來源于(BN028×EN258)×BN028)×BN385(來源于(BN326×EN530)×BN326)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緊湊,花藥黃色,花絲紫紅色,果穗筒型,白軸,白粒,糯質硬粒。

2007年、2008年兩年區域試驗表明,出苗至采收73天左右,與對照品種(皖玉13)相仿。株高190厘米左右,穗位68厘米左右,穗長17厘米左右,穗粗4.5厘米左右。

抗性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倒伏、倒折率為1.1%,田間發病級別平均分別為:大斑病1.4級,小斑病1.9級,矮花葉病1級,黑粉病0.2級,紋枯病0級。

品質表現:2007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6.6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6.5分;2008年專家品質綜合評分為87.6分,各試點平均品質綜合評分為86.6分。2008年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支鏈淀粉/總淀粉97.64%,皮渣率9.96%。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鮮食組區試鮮穗畝產62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8%;2008年區試畝產68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9%。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糯12號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正糯12號在推廣地區的示范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正糯12號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害特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注:淮北區指淮河以北地區。

江淮丘陵區包括淮南市和蚌埠市淮河以南地區;滁州市、合肥市全境和六安市除大別山區以外地區。

沿江區包括巢湖市、馬鞍山市、蕪湖市、銅陵市,安慶市除大別山區以外地區,宣城市和池州市除皖南山區以外地區。

大別山區包括金寨、岳西全境和霍山大部、舒城南部,桐城、潛山、太湖、宿松偏西或偏北部等海拔100米以上連片山區。

皖南山區包括黃山市、石臺、旌德、績溪、寧國全境和廣德、宣州、涇縣、青陽、貴池、東至南部等海拔100米以上連片山區。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