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1
品種名稱:G優217
選育單位: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蜀恢527× G201A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61.9天左右,比對照Ⅱ優838短2天。株高118.3厘米,畝有效穗數14.16萬穗,穗平著粒數188.4粒,穗平實粒數154.5粒,結實率82.5%,千粒重 27.2克。抗性:綜合評價3級,抗性評價中抗。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 80.2%,精米率72.7%,整精米率62.9%,粒長6.2mm,長寬比2.8,堊白粒率19.0%,堊白度3.8%,透明度2級,堿消值4.2 級,膠稠度84mm,直鏈淀粉含量13.0%,蛋白質 9.0%,品質較優。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464.8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0.59%;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45.1公斤,比對照增產4.28%;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05.0公斤,比對照增產2.55%。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4.9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5.97%.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早播,培育多蘗壯秧。要求畝秧田播種量10.0公斤,秧齡40天左右。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畝窩數1.2?1.4萬,畝基本苗9~10萬,栽插方式為5×8寸,可采用(5+9)×4.5寸寬窄行插植;3、合理施肥,重底早追,增穗增粒。底肥60.0%,蘗肥30.0%,穗肥10.0%。并根據土壤肥力,畝施純氮8.0?10.0公斤,要求適控氮、增施磷、鉀和農家肥,切忌在中后期施氮 ,氮、磷、鉀比例為1:0.5:0.5。4、夠苗曬田,控制無效分蘗。要求淺水栽插,深水護秧,薄水分蘗,濕潤灌溉,夠苗輕曬田或晾田,將最高苗控制在24?26萬/畝,充分發揮穗大粒多優勢,達到穗粒兼顧奪高產。5、及時防治病蟲。重點防治稻薊馬、螟蟲、稻苞蟲及稻瘟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米質較優,中抗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2
品種名稱:Q香101
選育單位:重慶市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Q香1A×Q恢101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8天左右,比對照Ⅱ優838長1天。株高123.1厘米,畝有效穗數14.8萬穗,穗平著粒數191.0粒,穗平實粒數142.4粒,結實率75.5%,千粒重 26.8克。抗性:綜合評價5級,抗性評價中感。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 81.7%,精米率73.7%,整精米率61.9%,粒長6.8mm,長寬比3.1,堊白粒率 23.0%,堊白度4.9%,透明度2級,堿消值5.32級,膠稠度88mm,直鏈淀粉含量20.4%,蛋白質8.5%,為優質稻。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465.8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0.81%;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54.6公斤,比對照增產6.09%;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10.2公斤,比對照增產3.6%。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1.4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1.69%。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谷和淺丘平壩地區,在3月上旬播種;深丘和400?600米的低山區,在3月中旬播種;海拔600米以上的地區,3月底播種。用地膜覆蓋濕潤育秧或旱育拋秧,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畝用種量1.0公斤。2、中苗移栽,栽足窩苗數。秧苗4.5葉左右移栽,畝植1.0?1.5萬窩,低海拔和肥力偏高的地區1.0萬窩/畝左右,中海拔地區1.2萬窩/畝左右,高海拔和肥力偏低的地區1.5萬窩/畝左右,每窩載2粒谷苗。3、采用“重底早追”、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畝施純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鉀8公斤。磷肥全作底肥;氮肥60%作底肥,30%作追肥,10%作穗粒肥;鉀肥60%作底肥,40%作穗粒肥。追肥應在移栽后7?10天后及時施用。4、綜合防治病蟲害。按當地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及時防治稻飛虱、一代和二代螟蟲。在抽穗前10天左右防治一次紋枯病。稻瘟病常發區在破口期防治一次稻瘟病。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米質優,中感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3
品種名稱:川農優528
選育單位: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重慶三峽農科所種子開發公司
品種來源:Ⅱ-32A×蜀恢528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5天左右,與對照相當。株高115.0厘米,畝有效穗數14.96萬穗,穗平著粒數 173.9粒,穗平實粒數139.2粒,結實率80.0%,千粒重 28.4克。抗性:綜合評價7級,抗性評價感病。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8%,精米率73.9 %,整精米率66.4%,粒長 6.1mm,長寬比2.5,堊白粒率49.0%,堊白度7.1%,透明度2級,堿消值6.4 級,膠稠度72 mm,直鏈淀粉含量22.5%,蛋白質8.9%,為普通稻。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582.6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9.99%;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54.7公斤,比對照增產4.49%;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68.6公斤,比對照增產7.24%。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3.93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5.79%。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早播,培育多蘗壯秧,秧齡35-45天,栽插規格5×8寸或6×8寸,基本苗8-10萬,畝施純氮8-10公斤,N、P、K配合,重底早追,有效穗15萬/畝的基礎上爭取大穗大粒。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感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4
品種名稱:杰優8號
選育單位:重慶金德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8A×J恢1號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7.5天左右,比對照Ⅱ優838長0.5天。株高114.5厘米,畝有效穗數15.1萬穗,穗平著粒數178.5粒,穗平實粒數138.5粒,結實率77.6%,千粒重 27.6克。抗性:綜合評價1級,抗性評價抗病。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 81.0%,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3.6%,粒長6.7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24.0%,堊白度5.6%,透明度2級,堿消值5.6 級,膠稠度76 mm,直鏈淀粉含量23.1%,蛋白質11.3%,為普通稻。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573.7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4.42%;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72.7公斤,比對照增產9.26%;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73.2公斤,比對照增產6.79%。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5.2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4.12%。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早播稀播,培育多蘗壯秧;
2.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以畝植1.6-1.8萬窩,窩植兩粒谷或6-7苗為宜;
3.加強肥水管理,N.P.K配合施用,重施早追,及時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抗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5
品種名稱:花香7號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
品種來源:花香A×川恢907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5.8天左右,比對照長0.8天。株高120.5厘米,畝有效穗數13.88萬穗,穗平著粒數167.4粒,穗平實粒數139.1粒,結實率83.7%,千粒重 28.3克。抗性:綜合評價5級,抗性評價中感。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 81.6%,精米率74.3 %,整精米率56.5%,粒長 6.8mm,長寬比3.2,堊白粒率20.0%,堊白度5.5%,透明度2級,堿消值5.3 級,膠稠度78 mm,直鏈淀粉含量13.2%,蛋白質8.0%。為普通稻。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581.8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5.90%;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34.66公斤,比對照增產2.01%;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58.23公斤,比對照增產4.0%。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4.21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4.02%。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為3月上中旬,秧齡在40天左右。每畝栽插1.2萬窩左右,栽雙粒谷。
畝施純氮10公斤左右,磷肥50公斤,鉀肥20公斤,磷肥作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在栽后7天追施,鉀肥在拔節期追施。
在水稻各生長時期,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的預防,尤其是稻飛虱、二化螟和稻瘟病等的綜合防治。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感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6
品種名稱:禾優1號
選育單位:重慶市禾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禾1A×R491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6天左右,比對照Ⅱ優838短1天。株高118.7厘米,畝有效穗數14.6萬穗,穗平著粒數 185.1粒,穗平實粒數152.6粒,結實率82.7%,千粒重 28.0克。抗性:綜合評價3級,抗性評價中抗。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 80.6%,精米率72.3 %,整精米率 61.0%,粒長 7.3mm,長寬比 3.3,堊白粒率 20.0%,堊白度4.0%,透明度1級,堿消值5.3級,膠稠度 88mm,直鏈淀粉含量22.3%,蛋白質 8.4%,為優質稻。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564.4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55%;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49.67公斤,比對照增產3.54%;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57.04公斤,比對照增產5.05%。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6.68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6.31%
栽培技術要點: 1、一般于3月上旬播種,地膜保溫育秧或旱育拋秧,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畝用種量1.0Kg左右。2、秧齡5.0葉左右移栽,畝栽1?1.2萬窩左右,每窩栽2粒谷苗,畝有效穗15萬左右。3、采用“重底早追”的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畝施氮10Kg,五氧化二磷6Kg,氧化鉀8Kg。磷肥全作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鉀肥70%作底肥,30%作拔節肥施用。4、綜合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中抗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7
品種名稱:內2優6號
選育單位:中國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內香2A×中恢8006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6.5天左右,比對照Ⅱ優838短0.5天。株高116.1厘米,畝有效穗數15.2萬穗,穗平著粒數 178.1粒,穗平實粒數144.6粒,結實率81.7%,千粒重 28.5克。抗性:綜合評價5級,抗性評價中感。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1%,精米率71.6%,整精米率62.0%,粒長7.2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38.0%,堊白度8.0%,透明度2級,堿消值5.3 級,膠稠度85 mm,直鏈淀粉含量13.6%,蛋白質8.3%。為普通稻。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560.2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5.76%;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77.86公斤,比對照增產5.97%;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69.03公斤,比對照增產 5.86%。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3.4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9.39 %。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播種期為4月初,稀播勻播,秧田畝播種量15市斤,大田每畝用種1.5市斤。2、秧齡掌握在25-30天,移栽時帶蘗3-5個,葉令6-7葉,合理密植,密度6×8寸左右,要求畝叢數在l.3萬叢以上,落田基本苗數達6-7萬苗。 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插秧前適當施部分農家肥作底肥,畝施40-50公斤過磷酸鈣,插秧后5-7天內施總肥量的70%,促分蘗,插秧后15天內施完其余的30%;一般畝施純氮10公斤左右,氮、磷、鉀比例為1:0.5:1。后期看苗施磷、鉀肥。3、原則上做到深水返青,淺水促蘗,及時擱田,多次輕擱,淺水養胎,保水養花,濕潤灌溉,防止斷水過早,防止早衰。4、主要防治白葉枯病。根據優質無公害生產要求定農藥標準,根據病蟲測報及時定防治時間、防治對象、防治策略,做到統一防治,提高防效。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中感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審定編號:渝審稻2007008
品種名稱:綠香313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梁所和四川省綠丹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綠香1378A×瀘恢7313
特征特性:該組合屬中熟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58天左右,比對照Ⅱ優838長1天。株高114.1厘米,畝有效穗數15.1萬穗,穗平著粒數 189.2粒,穗平實粒數135.3粒,結實率71.9%,千粒重28.1克。抗性:綜合評價5級,抗性評價中感。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1.9%,精米率74.4%,整精米率64.9%,粒長6.8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 21.0%,堊白度4.8%,透明度1級,堿消值6.3 級,膠稠度75mm,直鏈淀粉含量21.4%,蛋白質9.1%,為優質稻。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區試,平均畝產565.2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2.87%;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組區試續試,平均畝產561.58公斤,比對照增產7.41%;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63.39公斤,比對照增產4.96%。2006年參加重慶市雜交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6.2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0.6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畝用種量1?。2、培育多蘗壯秧,畝栽1.2~1.5萬穴,每穴栽2粒谷秧苗。3、田間管理,重底早追、NPK配合施肥,一般畝施8~10?純N、20?過磷酸?、5?K肥作底肥,栽后7天施3?純N作追肥。4、根據植保部門預報,及時防治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重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中感稻瘟病,要求種子包衣并加強稻瘟病防治,適宜我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